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爱心育桃李 热血铸师魂 记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王永胜

临沂日报 2020-12-04 09:26 大字

一颗爱心献孩子——坚守在农村

毕业的第一年,王老师被分到了一个仅有三名教师两个教学班的贤孝庄小学任教,学校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学生的成绩也可想而知。学校让他跨年级带课,接过班,看到学生心中有些灰冷,但王老师坚定了一个信念:好好地爱学生,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干就干出样子来!

刚参加工作,王老师吃住在学校,有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辅导几乎是“一对一”,他认真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很多学生底子薄弱,就从基本的20以内的加减和乘法口诀教起,就这样每天边补边讲边练……课前认真研读教材,课上随时关注每个孩子的感受,课下他又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一起讨论课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就这样,凭着他的执着和坚持,王老师带的班在教学质量调研中从全镇倒数一跃成为了全镇第一。

毕业第二年,他被调到了当时的学区小学。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在新的学校,王老师的任务还是跨年级代课。十几年过去了,他一直坚守在农村小学工作,先后辗转于沂堂镇贤孝庄小学、明德小学等学校。每到一处学校,当他站到讲台上,看到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时,就会一次次深深地被感化,敬畏的心也促使他更加关爱孩子。

王老师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年来,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而自己初心不改,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用爱和执着谱写着自己平凡的教育生活的信念。

一颗钻心爱教育——研究在课堂

“王老师工作有股韧劲,无论干什么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老师们对他如实评价。当王老师面对成长的梦想时,他说,自己匮乏的东西太多了,只有埋头苦干,“死”抓成绩,肯定是行不通的,可是他找不到切入点,自己陷入沉思中……后来,王老师依稀感觉“读书”是突破自我成长的好办法。每当他看到一本好书,都如获至宝,巴不得一下子把书中的内容印在脑子里,接下来的日子他就沉浸在书中,边读边学,边学边用,课前按照书的内容思考自己的课,课后再拿着读过的书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慢慢地王老师感觉自己设计的课很规范也很有型了,就主动邀请学校的教师来听他的课,指导课堂教学。

随后的日子里,设计教学思路成了王老师最大的乐趣,茶余饭后当其他教师闲谈时,他便开始寻找更多的“精神食粮”。慢慢地,镇里的示范课、达标课、上级的迎检课,都由王老师来上,自己上“公开课”的机会越来越多。他说:“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教师是课堂的个性解读者。”

这一路走来,王老师养成了“钻”的习惯。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与探索中,他也更加坚信“数学好玩”的教育理念。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促使他在教学中倡导“知识求联求通、教法求实求活”,形成了“求通求联、整体建构”的课堂教育思想,“扎实、灵动、智慧、和谐”也成了王老师的课堂风格。

一颗厚心爱同事——奉献在一线

2011年因工作需要,王老师调到了镇中心小学担任教学研究指导中心主任。期间,他不愿意放下课堂,也舍不得离开学生,坚持带了一个班的数学和班主任,每天穿梭于教研与教学的路上匆匆而行。而就在这一年,数学组的魏娟老师请了产假,王老师又义无反顾地接过魏老师班里的数学课,每当学校有类似的情况,王老师都毫不犹豫地替补他们。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让团队的梦想飞得更高,王老师与数学组的老师们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全镇很多数学教师的课,他不知听过多少遍。在王老师的影响和带动下,老师们的学习热情高了,乐教善教的劲头足了,教学成绩也提高了。

近年来,他辅导多位教师在市区级讲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工程人选、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临沂市优秀教师、沂蒙名师、罗庄区十大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这些不只是代表着他的执着,更是见证着他不断成长的历程。

“其身正,不令则行。”工作上他也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现在作为业务校长的他,更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他会用宽厚的心,关心身边的同事,心灵上的给予引领,业务上给予帮助。和同事们一起奋进,共同努力,带领团队共同成长。

记者手记:回望走过的路,他在小事中锤炼自己,在历练中悄悄地实现着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在未来的路上,他依然会播撒爱心,坚定前行。

新闻推荐

中考落榜,选择“中职教育”的他们怎么样了?

记者|陈晓珍同高考一样,中考也是一场激烈的淘汰赛。在这场淘汰赛中,一些未获得普通高中入场券的“落榜生”不得不面临一个...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