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古时荀子为什么会被赶出孔庙

大众日报 2020-11-24 09:50 大字

荀子讲学图□ 本报记者 于国鹏

被称作先秦儒家最后一位集大成者的荀子,对孔子、孟子的思想有扬弃也有创新。在山东省尼山书院举办的“荀子公开课”上,中山大学教授杨海文在解读荀子思想与孔孟思想的关系时表示,“在实践伦理学层面上,从理想人格、义利之辨、移风易俗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可以清楚了解荀子思想对于孔孟思想的扬弃和创新,所以后来无论尊还是贬,都无损荀子的儒家本色。”

可以为,未必能为

杨海文认为,理想人格是儒家最追求的东西,但在孔孟荀那里还有些不一样。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样的人,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甚至连尧舜那样的大圣人都做不到,而君子要做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要让别人行得通,做这样一个君子就可以了。

但是,到孟子、荀子那里就不一样了。

圣人,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即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荀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其实也是圣人。荀子则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所谓“涂之人”,就是指走在路上的普通人,按荀子的观点,即使路人甲、路人乙,通过良好的教育,都可以成为象大禹那样的圣人。

从观点和论证方式上看,孟子、荀子的话是相差不大的。

且看荀子如何分析。荀子认为,“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大禹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禹,就是因为具有“仁义法正”的品质。“仁义法正”可以通俗理解为仁义道德。那么一般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呢?荀子又说,“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在荀子看来,普通人也具有“知”和“能”这两种能力,有“知”,就能明白仁义道德是好的,这是一种资质;有“能”,则是拥有实践仁义道德的才具。显然,荀子认为,普通人具备了“知”和“能”,就有了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能仁义法正之具”,从而能够理解和实践“仁义法正”,当然就“可以为禹”了。荀子这部分的论述,与孟子的“良知良能”说,基本意思没什么区别,只是词语表达不一样而已。

显而易见,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持相似的观点。不过,这还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论述。从事实或者实践层面上看,是否每个人都能成为尧舜呢?荀子的观点就不一样了。荀子表示,“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也就是说,“涂之人可以为禹”理论上没什么问题,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在这里,荀子还特意打了一个比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借以说明“可以为,未必能”的道理。

荀子还认为,“虽不能,无害可以为”,虽然说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这也不要紧,并不妨碍每个人内心都想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这样的说法,这样的理念,与孔子、孟子是一致的。

后世思想家对孟子、荀子的思想也有一些评析。比如,清代学者戴震认为,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跟孟子的“性善论”一点都不矛盾,而且可以互相发明。清代另一位学者陈澧则认为,既然孟子已经讲过“人皆可以为尧舜”了,荀子又何必把尧舜改为大禹呢?言外之意,二人在理想人格的衡量标准方面是一致的。

杨海文说,综合分析来看,孔子是以君子为理想人格,孟子、荀子是以圣人为理想人格。孟子、荀子的相关论述,如果放到一起观察,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尤其在不论及本性时,他们关于理想人格的表述、道德内涵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

先义后利,更追求义利双成

杨海文表示,“义利之辨”也是儒家实践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论语》记载,“子罕言利”。在“义利之辨”这方面,孔子的观点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要“义以为上”,要把道义摆在最高的位置。

到了孟子、荀子,他们在这方面观点的相似度同样特别高。

《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的首章,文中鲜明展示了孟子的“义利观”。其中记载孟子千里迢迢去见梁惠王,意图感召梁惠王施行仁政,二人之间有一段精彩对话。梁惠王开口就问,“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显然,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孟子认为是要先义后利。孟子还从反面论证,“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如果以利为先,看重利而不顾道义,那么不夺取全部是不会满足的。

先义后利,是不是不要利呢?不是,孟子主张义利双成,既要得到道义,同样也要得到利益,即所谓“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后世黄宗羲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这句话非常重要,《孟子》的“七篇以此为头脑”,也就是说孟子的所有思想都是在这句话的驾驭下展开的。

荀子关于“义利之辨”的表达方式基本上也差不多。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这正是与孟子同样的先义后利。

同时,荀子还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也就是说,在荀子看来,遵循仁义道德与逐利求富是人人都具有的两个方面,这不就是义利双成?

荀子进一步阐释,“保利弃义谓之至贼”,那些为保全利益而违背道义的,可以称作大贼。

推而广之,荀子认为,“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在社会治理中,如果民众对正义的追求胜过对财富的追求,可以称之为治平之世;如果对财富的追求胜过对正义的追求,便是衰败的乱世。

杨海文说,荀子的“义利观”,原则上也是以义为上,同样讲究先义后利,目的也是追求义利双成。综合来看,在“义利之辨”方面,荀子跟孟子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移风易俗,莫善于礼乐

杨海文说,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荀子,对“移风易俗”都非常关注。具体如何去实施?各家又有自己的论述。

先看孔子的观点。《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话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认为,君子的德行像风一样,小人的德行像草一样,草一旦遇到风,它必定会伏倒下来。另外,《孝经》里面记载了孔子的另一句话,“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句话也非常有名。

在思想观点上,孟子接过了孔子讲的第一句话,荀子接过了孔子讲的第二句话。这两句话都属于实践伦理学的范畴,改变风气、改变风俗很重要,怎么去实现呢?要靠礼乐文明来改造。《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的话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意思是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声音那么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更能够得到民心,讲的正是教化对于“移风易俗”的重要性。

荀子倡导“移风易俗”,是为了让礼乐文明能够通过教化的方式,让百姓能够和谐的生活。

《荀子·乐论》中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为什么?因为它可以善民心,让民心朝着善良的方向发展,而且音乐感人深刻,能够移风易俗,所以古代圣王都是建立良好的礼乐文明制度,让百姓和睦地生活。

尤其要注意的是,《荀子·乐论》中讲得“移风易俗”,是强调人性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同时还论述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显然,荀子认为,音乐可以使民心向善,使社会风气和习俗得以改变,所以礼乐兼用,才能使社会安定。

杨海文认为,上述《荀子·乐论》篇里的话,在《礼记·乐记》中也有几乎一样的记载,只是偶尔有一些字不一样。所以,谈到荀子“人性论”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跟《礼记·乐记》应该是存在某种关联的。对于《荀子·乐论》《礼记·乐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古今众多学者作过深入研究,成果浩繁。在这里特别说明的一点,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把“仁”和“礼”很好地结合起来,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荀子发展了孔子的“礼”,可以说,礼学是荀子思想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孔孟思想扬弃之后的重大创新。

尊荀与贬荀,何妨统合孟荀

杨海文表示,还有一个大家可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荀子既然和孔孟在思想上有这么多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在思想史上的命运跟孔孟大不一样?

其实,在汉唐时期,孟子、荀子是并列齐名的,比如在《史记》中,孟子、荀子的列传是放在一起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就是孟子、荀子的合传,当然该篇并非仅记孟子、荀子二人事迹,还记载了道、墨、法、阴阳等各家代表人物12人。

在唐代,韩愈也认为孟子、荀子是并列的。

宋明之后,孟子的地位越来越高,荀子受到批评越来越多。“二程”之小程就认为,荀子不好主要是因为主张“性恶论”,小程的观点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朱熹也表示,就不必理会荀子了,理会孟子的“性善”就可以了。但是,宋明理学一边骂荀子,一边还是借鉴了荀子的思想。在讨论人性问题的时候,宋明理学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气质之性”,就来自荀子的“性恶论”。

这段时间,荀子也不是没有受过推崇。孔庙、文庙除了祭祀孔子外,还有从祀制度,附祭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北宋时的1084年,荀子其实已经进了孔庙的,但是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的1531年,荀子又被赶出了孔庙。

那么,荀子为什么会被赶出孔庙呢?在理学家看来,荀子主要有三件事情做得不对。一是孟子讲“性善”,荀子为什么非要讲“性恶”?二是荀子教出的两个学生李斯、韩非子,都是法家代表人物。三是荀子写了“非十二子”,批评了12位学者,批评其他人还好说,为什么要把子思、孟子也一起批评了呢?

特别是到了晚清,尊荀与贬荀都一起出现了。批评荀子的声音中,最著名的是谭嗣同的观点。在《仁学》中,谭嗣同说,“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言辞之激烈可见一斑。

尊荀的声音也很多。汪中认为,荀子对于儒家的传承至关重要,“六经”都是荀子传下来的。编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严可均,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主张恢复荀子进文庙的资格。章太炎认为,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荀子就是后圣。

郭沫若认为,荀子是一位大师,不仅集先秦儒家之大成,而且集诸子百家之大成。

杨海文表示,最近以来,“统合孟荀”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观点。

新闻推荐

2020年度“山东政协新闻奖”评出85件获奖作品

□记者魏然报道本报济南11月24日讯2020年度“山东政协新闻奖”评委会全体会议今天召开,研究确定获奖作品,座谈交流政协...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