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 助力高质量发展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本报通讯员王来文
近日,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 “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这是省、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的认可,为不断增强公司科技研发能力,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面对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集团公司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持续推进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工作,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撑。
健全创新管理体系。集团公司出台了《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研发费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大研发投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实施意见》、《研发费用归集管理办法》等多项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建立了以集团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体系,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建立完善了技术创新的激励分配机制,制定了《科技创新评审奖励办法》,每两年对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项目进行评选,累计评审奖励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发明专利等1500多项,发放奖励近五百万元。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作为公司科技研发的主要平台,制定了《研发团队与个人研发任务目标考核办法》,根据研发进度及成果,分阶段对研发团队及研发人员进行奖励。
搭建创新工作平台。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和信息化平台,构建了集团公司、分子公司两级技术支撑体系。2017年8月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罗德尼教授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目前与普林斯顿大学合作的技术成果——新型二维纳米气凝胶材料、石墨烯气凝胶等材料的开发等正在联合申请国际专利。2018年5月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一锅法制备石墨烯/PVC复合材料(原位聚合)产品的开发”技术开发(委托)合同,该项目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成功地制备出了高性能的石墨烯/PVC复合材料。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正在推进与天津大学开展石墨烯电磁屏蔽项目合作,推动天津大学电磁防护技术在鲁泰控股落地转产。与中科院化学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招收两名博士进站从事科研工作,聘请中国科学院韩布兴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与博士后联合导师,共同开展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材料、木质素材料等绿色化学方向的研究。
做好基金专利申报。完成多项专项基金项目申请工作,申请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项目100万元;研发中心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氯乙烯合成非汞催化剂的制备与开发》申请资金9万元;《氯乙烯合成新型催化剂及生产工艺的开发》列入济宁市科技局2019年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类)项目,申请资金25万元;研发中心申请济宁市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科技)资助35万元。积极申报国际专利PCT,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合作申报国际专利,《石墨烯-hBN纳米颗粒的超轻重量气凝胶》,目前已经完成《商业计划书》的编制工作。集团公司合计拥有国家专利20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86项、软件著作权4项。正在申请受理审核中的专利74项,其中包含17项发明。共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7篇,2020年5月研发中心与青岛科技大学在石墨烯改性PVC材料的合作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在高水平国际科学杂志期刊《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上发表。
推进重点项目研发。研发中心已完成4个系列7种产品的中试工作,具备市场推广条件。PVC注塑料项目生产工艺已成熟,可转产两种注塑料产品;PVC硬质导电料项目已推出两种系列产品,分别是:PVC矿管皮层料,针对煤矿瓦斯抽放管、矿用供排水管等行业开发的永久导电防静电专用料;PVC高抗冲料项目已完成小试、中试,具备转产条件,并形成系列产品;PVC软质导电料项目已推出两种系列产品: PVC-SCM-U-4料,用于高压输电领域,替代现有的固定线缆用的金属绞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实现了产品轻量化。
新闻推荐
“青岛大工匠”奖励8万元 本市每年选树命名10~20名“青岛大工匠”、40~80名“青岛工匠”
半岛全媒体记者肖玲玲每年选树命名10~20名“青岛大工匠”和40~80名“青岛工匠”,分别给予每人8万元和2万元奖励……记者1...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