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秋季少生病注意事项

都市女报 2020-10-28 13:40 大字

杨艳丽本报记者 张梦雯

秋季干燥,早晚温差较大,怎么才能让孩子在秋季远离疾病?为此记者采访了山东省校园食品安全和学校卫生工作专家、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杨艳丽。近年来,杨艳丽致力于小学生校园健康守护工作,撰写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策略探讨》等十几篇论文刊登于国家或省级刊物。杨艳丽从饮食、穿戴等方面讲解了秋季护理的注意事项。秋季小病多

孩子机体适应能力较低

记者:秋季天气干燥、温度变化快,这个季节的孩子易出现哪方面身体上的问题呢?

杨艳丽: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几场秋雨的到来,近期气温变化较大,孩子机体适应能力较低,这就容易引发呼吸道问题,如儿童肺炎、气管炎、咽峡炎、哮喘等;肠道问题,如痢疾、诺如病毒感染等。还有风疹、荨麻疹过敏以及手足口、流行性腮腺炎等儿童易感传染病,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打喷嚏、鼻塞、咳嗽或呕吐、腹泻等情况,家长就需要多留心,赶紧送孩子去医院了。

记者:最近看到很多学生出现了嘴唇干裂、鼻腔出血、皮肤干燥等上火现象,出现这种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

杨艳丽:嘴唇和鼻腔部位粘膜比较脆弱,没有汗腺也没有油脂分泌功能,所以在干燥的季节里孩子口鼻会容易发干,甚至破皮出血。同样,皮肤尤其是脸部角质层含水量降低,也会容易干燥。如果嘴部破皮千万不要撕咬,可先用毛巾热敷,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儿童润唇膏,没有唇膏也可以用传统的老办法,用家里的香油替代。

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家中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配合保湿霜等进行护肤。另外还要作息规律,多喝水,洗澡时间不要太长,最好不超过15分钟。

秋季怎样穿利用“洋葱式”穿衣法 小黄帽可以每天戴

记者:在穿衣方面,秋季要遵循“秋冻”原则吗?

杨艳丽:民间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除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之外,也有着一定的道理,即秋天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避免出汗引起感冒,适宜的凉爽刺激,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头部、脚部和腹部不要受凉。如果气温持续降低,身体感觉到明显的凉意,那么就要增加衣物了,毕竟身体的抵抗力是因人而异的,而现在的我们也都已经有条件抵御严寒了。

记者:应该怎么避免感冒,又避免“闪着”孩子呢?

杨艳丽:换季期是流感病毒多发季节,孩子身体抵抗力较差,是流感病毒重点侵袭对象。降低时,大家通常会把窗户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流动缓慢,流感病毒会积存在室内,这时要注意定期消毒、经常开窗通风,消除流感隐患。

同时,可以督促孩子适量、适时地增加室外运动。因为昼夜温差较大,还要注意为孩子适当增减衣物,保证孩子睡眠质量,尽量为孩子营造安静、温暖而又空气流通的舒适睡眠环境。来学校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洋葱式”穿衣法,外面穿件方便穿脱的外套,口袋里备条干的小毛巾,热了脱掉,活动完及时擦干汗水,把外套穿上,就可以避免“闪着”。

记者:帽子需要在什么时间戴?

杨艳丽:这个还是因人而异的,秋天戴帽子主要目的是防风,气温低、风大的话,头部的热量会迅速散失,血液集中用于供暖,导致大脑和免疫系统供血减少,可能会引起头疼和感冒等症状。

如果帽子捂得太严实,头顶也容易出汗,脱下时容易着凉,因此个人根据对气温的感受来决定就好。其实小学生的小黄帽完全可以起到保暖挡风,却不至于捂得过严的效果,应该坚持每天戴。

秋季怎样吃

饮食少凉少辣多吃应季蔬菜

记者:在吃东西方面,在这个季节家长不要给孩子吃哪些食物,为什么?

杨艳丽:切记不喝生水,运动后不要图一时之快,喝冰冻饮料。适当增加饮水量,温白开水是运动出汗的最佳选择。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如炸货、烧烤、麻辣火锅等。因为这些食物不但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而且还会引发人们常说的“上火”,过多食用,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同时容易致使小朋友的免疫力降低。

记者:应该多给孩子吃哪些食物,才能有利于孩子成长呢?

杨艳丽:可以叮嘱孩子适当改善生活习惯,平时多吃应季蔬菜,如含B族维生素的豆类、奶类,富含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的胡萝卜、梨以及大蒜、萝卜、韭菜、大白菜等。都可以增加抵抗力。烹饪时尽量选择蒸、煮、炖等方式,避免油炸生冷,以免造成孩子肠胃消化不良。早餐一定吃鸡蛋、喝牛奶,补充钙质,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新闻推荐

苹果节上掀起直播卖果热

昨日,在2020年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上,果农、经销商和电商主播们积极开展网络直播带货,通过多种渠道将优质苹果和相关产品推...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