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苹果妈妈”育出“状元果园”

烟台晚报 2020-10-28 13:17 大字

“今年产量最高的一亩能达到2.5万斤,预计亩产能超过两万斤。”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刚刚获得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认证的“最高产果园”,果园主张玉清正在园子里忙着摘苹果,“还有20多棵果树没摘,现在苹果着色、口感都不错,赶快扫扫尾。”

她的精品果园,连续十年亩产过1.8万斤,85mm以上优质果占比高达90%以上,连续性和高产性让人赞叹不已。那么,这个果园稳定高产的背后,到底有什么诀窍呢?

今年65岁的张玉清种苹果已经30年了,可以说她半辈子都在跟苹果打交道,这样的“老资历”也让她成为当地乃至全国苹果圈都赫赫有名的“土专家”。

问及如何让果园连续十多年保持高产,张玉清说,“我是做母亲的,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苹果,那样果园也不会辜负你。”

首先,要让苹果“住上大房子”,才能健康生长。张玉清说,阳光是最好的肥料,一旦光照充足,苹果质量就会提升。当时她就认识到,果园必须疏密间伐,保持通风透光,因此在她的果园里,每亩只栽种三四十棵苹果,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享受阳光。

今年,她管理的10亩果园,平均亩产2万斤,延续了“果王”的地位。而且果实大小均匀,基本上保持在80mm以上,85mm占比最大,100mm左右的也不少,保持了长期以来的高产优质特性。

在张玉清看来,种出高产高质苹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吃饱吃好”。

张玉清非常注重根据树势的强弱有针对性地施肥。“树势旺,光长树不结果;树势弱,果实长不大。要让树势中庸,在强与弱中保持平衡,这个非常关键。”她说道。

吃饱吃好,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对此,张玉清也有自己的窍门:“以前大家都施化肥的时候,我就开始施复合肥;大家施复合肥的时候,我就开始施有机肥;大家开始施有机肥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微量元素,现在在施镁肥,始终走在大家前列。”

正如养育孩子要念好“育儿经”一样,要管好果园、卖个好价,也要盯紧市场需求,念好“育果经”。

“要种好苹果,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紧跟市场需求,还要有超前意识,这样种出来的苹果才能卖出高价。”张玉清说。

眼下,获得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认证的“最高产果园”对张玉清来说,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鞭策,“我将继续更新观念,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培育好这些苹果,也帮助更多人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张玉清说,喜欢种植苹果的她将一直种下去,直到种不了。

这是一位老果农的心愿,更是一位老果农的使命与担当。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刘洁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90后成保健品消费主力军专家称最好在医生建议下服用

熬夜、视力下降……90后们也开启了“保健品养生”之路。数据显示,90后保健品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26%,逐渐成为保健品消费的...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