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记者走黄河”第二站 百里黄河滩长清“十八弯”
归德街道滩区外迁安置社区—崇德苑
在黄河边敲鼓休闲娱乐的百姓。
崇德苑圆了滩区群众安居梦。
长清黄河公路大桥
长清
长清位于黄河下游右岸,黄河长清段属于弯曲型河道,河道全长52公里,滩区面积226平方公里,涉及到224个行政村、15.71万人。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决口,洪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在山东省夺大清河入渤海。自此,大清河畔的“长清”,开启了东倚连绵群山、西枕涛涛黄河的新篇章。
这里有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痛苦回忆,这里也有全省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
这里是黄河下游唯一没有堤岸的长平滩区,这里也是全市控导工程最多的河段。
这里有风貌多姿的黄河风情带,这里也有“愚公移山”的勇气担当。
本周“跟着记者走黄河”来到第二站—长清。
全市近半滩区人口 全省最大安置社区
在长清,提到黄河,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滩区。这里的滩区人口超过全区人口的四分之一,占全市滩区总人口的45.2%,占全省滩区总人口的25.9%。
所谓滩区是指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区域,在河流下游很常见。但黄河下游的滩区,不仅面积大,人口也非常多,仅山东省就有60多万人。这里既是黄河行洪、滞洪的场所,也是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
据统计,从1855年到1938年,黄河在山东行水83年间,有57年发生决溢灾害,可谓三年两决。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再未有过决口,但1950年至今,滩区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水漫滩20余次,累计受灾660多万人次。
平日里温柔安静的黄河水,冲出河槽,裹挟着泥沙,漫过庄稼地,淹没村庄、道路和房屋。“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给滩区群众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因此,安居乐业成为无数滩区群众的心底最强烈的愿望。
2017年8月1日,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斥资260亿元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15.71万长清滩区人民终于盼到了“最后一次房”。
期盼之情不是说说而已。比如最近即将搬迁的孝里街道滩区群众。该街道39个村庄、3.1万名群众处于滩区迁建计划中。2017年8月省里发了迁建规划,10月第一轮摸底调查时,群众的支持率就已经达到90%以上。
就连为了增加房屋面积而进行的自筹资金,进展也十分顺利。最快的太平村仅用了7天,全街道3.1万名群众只花了半个多月。
如今,这个全省最大的黄河滩区外迁安置社区——孝兴家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149栋标准住宅楼,以及3所幼儿园、1所小学、老年服务中心、商业区、会展中心等6.7万平方米的配套设施,正敞开大门,等着“盼了几代人”的滩区群众。
入住楼房安居乐业 流离失所终成过往
孝里街道的孝兴家园是山东省最大的滩区迁建安置区。而长清搬迁入住最早的则要属归德街道的滩区迁建安置区——崇德苑。
7月2日下午,雨越下越大。77岁的董长水正好走到崇德苑小区的楼道里。看着一步之隔的雨水,他条件反射般拿起手机,准备通知不知道在哪里遛弯儿的老伴儿准备好——“跑”。他往前迈了一步,踩到了楼梯上,才想起来,这里已经不是黄河滩上的老家了。然而此时电话已经接通,老伴儿问他干啥,他支吾着应付过去:“没事,晚晌的饭做了没?”
董长水是长清区归德街道杜圈村的村民。小的时候,他老家离黄河不到1000米。从记事起,一下大雨,就睡不好觉,唯恐“睡着觉,房子塌了”。因为老村的土坯房建在地势低洼的滩区,一场稍大点的雨,家里就会进水。每到那时,家里的大人就会叫上几个村里的兄弟一筐筐地抬土,垛个房台,避免进水。
但1958年的一次大水彻底终结了这座土坯房的生命,“大水和屋顶平齐,整个村子都被淹了”。那两年经济条件差,他家选了个新地方,但依旧是土坯房。1975、1976年接连两场大水,吓坏了他们,虽然房子没塌,但人也不敢住了。恰逢村里要开围水坝放水,董长水一家就暂时搬到了河西的亲戚家借住。等回来的时候,一看,房子矗立在泥窝子里,就像刚洗了个泥水澡,但还没倒。收拾收拾,一家人又住了进去。
1990年,家庭情况渐渐好转后,董长水一家扒了老房子,用石头和砖块垒了一座新房子。再往后,随着种地免缴农业税、发放小麦补贴等利好国家政策出台,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过,没过几年,董长水又给房子换上了橡胶顶。
2019年10月,长清区滩区迁建外迁安置工程一期正式入住。杜圈村等18个村1535户、5445名滩区群众搬入崇德苑社区,董长水家是其中一户。六层带电梯的小楼,供气、供暖、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故事终于能够尘封在他的记忆里。
下游唯一无堤防河段将成历史
在长清归德街道旁的黄河边,有一棵大榆树。这棵现在距离河水不超过七八米的大树,60多年前还在村民刘万顺家中的院内。而院前,还有两户人家。
沧海桑田的变化,与特殊的地势有关。尽管黄河下游是出名的地上悬河,但对包括长清在内的长平滩区部分地区而言,黄河主河槽仍处于地下。考虑到自然地势和防洪需要,这里没有建设堤防工程,而是担负着重要的滞洪任务。因此,从泰安市东平湖清河口门到槐荫区北店子的长平滩区,成为了多年来黄河下游唯一未设堤防的河段。1958年大洪水来临时,大榆树“长”到河岸边,就是因为被强力冲刷的河岸后退到了刘万顺的家门口。
为了彻底终结这种“家里大榆树长到黄河边”的故事,长清建了16处控导工程,是全市各区县中最多的。
这里的河岸不像想象中那样,是平滑的弧线,而是波浪形的。在这里,走到黄河边,触目所及,总有几个向河心延展的半岛,那就是控导工程。通过精心设计的波浪形护岸,黄河主流被引导改变方向,沿设计好的路径向对面有护岸的险工下泄,避免了水流对河岸的淘刷。
不过,虽然长清没有沿黄堤防,却有正在建设的护城堤。作为黄河滩区迁建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济南市在平阴、长清、槐荫滩区段修筑了总长33.881公里的堤防。这个护城堤并不是沿着黄河河岸建设,而是在保障行洪空间的前提下,选取合适的位置尽可能地保障滩区人民安全、释放滩区空间。据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唐瑞钦透露,该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建成后将保护包括长清滩区群众在内的15.97万滩区人口,解放65.39平方公里滩区空间。可以说,在避免黄河水的肆虐上,这个地方出了一套组合拳。滩区迁建灵活闪避,护城堤就地防守,而控导工程则近身肉搏,一比高低。
黄河文化广场打卡“九曲十八弯”
若要在黄河长清段赏黄河景观,黄河文化广场是最佳打卡地之一。
黄河文化广场紧邻黄河边,上周采访时正值1996年之后最大的洪峰过境济南,波澜壮阔的大河气象令人震撼。而此刻,洪峰已经过境,显示出的则是另一番“水深波不兴”的风姿。向左望,是孟李魏生态林色彩斑斓的白蜡红枫、海棠,往右看,是雄伟的长清黄河公路大桥,车来车往好不热闹。
回过头来,广场中心一尊“启碇奋楫”雕塑,将久远的黄河文明一下子拉到面前。旁边则是复刻黄河走势的休闲景观路。“九曲十八弯”怎么弯的?去这条微缩版的“黄河”走一下就知道了。
这里是北纬36.5°黄河风情带的地标性建筑——黄河文化广场。北纬36.5°黄河风情带东至南水北调、西至黄河沿线、北至北大沙河、南至归德街道。沿黄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休闲娱乐、历史印记这条风情带上应有尽有。
就连风情带中的路,也有“黄河”的味道。风情带中不少道路是临时撤离道路。作为滩区迁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时撤离道路建设的初衷,是保证洪水来袭时,滩区群众能迅速撤离。
但在河水安澜的日子里,这条路也逐渐承载起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职能。它是观光路、旅游路,也是惠民路、民生路,更将是发展路、致富路。它们将长清区甚至济南市提质扩容的发展之路,一路伸展到远方……本版策划郝倩撰稿邵明红郝倩摄影张一张有水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济南7月9日电(记者杨文)近日,记者从山东省公安厅获悉,东营市公安机关出动40余名警力,成功打掉一个跨国荐股诈骗犯罪团...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