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短视频平台上 30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的民间手艺人

澎湃新闻 2020-05-18 19:59 大字

原创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手艺人的定义很宽:只要你娴于一技,都可以被称为手艺人。

手艺人的数量很窄:随着时代的更迭,曾经出现在街头巷尾的他们,正逐渐退出主流视野。

当我们还在怀念那些挑着扁担吆喝的老派手艺人时,殊不知,新派手艺人们已经开始“下海触网”,与粉丝们互称老铁。

文艺复兴过后的第500年,我们见证了一场“非遗复兴”……2017年底,“佛系青年”这一词条火遍全网。词条背后,指的是追求平和与淡然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3个月后,一个叫郑鸿杰的青年在快手上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取名“山村小杰”。身体力行的开始向大家展示,什么叫做“佛系”。

当大家还在讨论“996”到底是否合理时,这个自称“山村小鲁班”的90后男生,选择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头扎进山里,靠手艺自给自足。

不到30岁,他就实现了第一轮财务自由——家具自由,只要给他几根竹子,他就能制作出精美的家具。小杰是个手艺人。从很小,他就展现出了对木制品的天赋与兴趣,而身为90后,他又总能在制作中迸发出许多新操作:

论实用,从自制洗脚盆到自制暖脚器,只要是你能想到的东西,小杰都能动手做出来。

论脑洞,从自制洗小龙虾机器到自制擦泪耳坠,当手艺人开启脑洞,那就是新一轮科学创造。家具自由实现后,小杰又将目光投向居住环境,他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改造小院,从挖池子到垒墙面,他甚至用木头给自己做了一个水车。院子做好了,小杰又觉得照顾完家中的“面子”,也得照顾一下“里子”。

于是他又花半个月改造自己房间,用木头给自己做了一把可调节的“肥宅快乐椅”。小杰拥有864万粉丝,他像是“佛系青年”的美好生活范本,同时也展现了年轻一代手艺人独特的“生存现状”。

在他的视频中,大家开始觉得,像小杰这样生活,也别有一番滋味。和开朗的“山村小杰”相比,同样有一手好手艺的“守艺小胖”,却在镜头前有些许安静。

在他发布的快手视频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闷着头研究木作,只在视频的最后才会看着镜头,诚恳地希望大家给他点个赞。一画,二雕,三打磨。

在小胖眼中,每一块木头,都有自己本身带有的特性。无论是复杂的蜘蛛侠,还是鬼马的哪吒,小胖都有办法用手中的刻刀与木头雕琢出来。今年1月,篮球明星科比去世,作为球迷,小胖穿上了自己那件24号球衣,坐在桌前雕刻出一座木质科比雕像。

视频最后,他静静地望着手中的雕像,擦了擦眼睛。纵使他拥有了几百万粉丝,小胖依然不愿意说太多话,沉浸在自己的雕刻天地中,他守住了爷爷留下的手艺。一头中长发,标志性的白色T恤,山东手艺人李先鹏不止一次听别人说自己长得像黄家驹。

除了黄家驹以外,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琉璃哥。作为制作琉璃的手艺人,李先鹏常常称自己是走在温度计与秒表上的人。

琉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制作者有足够的技艺与经验,在1400多度的高温火炉中,要掌握好温度,而取出火炉后,则要把握塑形速度——琉璃会在几秒钟之内迅速成型。

如今的李先鹏,能够准确地拿捏好烧制的温度,可回到最初,单单是学习把材料从炉子取出来这一个步骤,他就练了整整半个月。回忆起最开始入行时,李先鹏感叹:“刚开始以为这个技术很简单,容易上手。但是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所谓的简单其实就是熟能生巧罢了。”

也正是因为工艺复杂,近些年来,琉璃手艺人越来越少。

眼看着行当飞速缩减,为了让更多人关注琉璃技艺,他开始把自己烧制琉璃的过程传到了快手上。

视频中的李先鹏用长达1.5米的铁棍快速旋转着刚出炉的琉璃,搭配一把简单的剪刀,一转一剪之间,天上的飞鸟,地上的水牛,水中的锦鲤,李先鹏总能看似轻松地制作出最栩栩如生的工艺品。至今,李先鹏已经发布了125条作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他了解到琉璃制作背后的奥秘,粉丝们甚至给他编了一首顺口溜:

玻璃手中攥,人似郑伊健,功夫赛神仙,做的真好看。如果说琉璃哥的手艺是在1000度的高温下才得以施展,那么竹编大师们的手艺,则是将几万跟毛竹蔑片,掌控于双手之间。所谓竹编,指的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

几根竹,一双手,从动物到宫殿,从背包到橱柜,在竹编手艺人的巧手之下,总能带来最精致的作品。与琉璃工艺面临的困境一样,竹编技艺由于繁琐细致,近年来行业内的手艺人也大幅减少。

为了保护行业,竹编大师们联合起来,共同开设了一个账号“竹编技艺大师”。在已发布的300多个作品之中,曾有过几十位竹编大师露面,他们有的展现手艺,有的展示作品,有的与大家分享心得。

而共同的心愿,他们只有一个:让竹编工艺能被更多人了解与传承。同为手艺人,佐龙将自己的“职场”选在了铅笔尖上——在笔尖上雕刻。

微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制作过程中不可控因素众多,纵使入行多年,佐龙依然要面对随时就会出现的失败。当佐龙第一次在快手上发布了自己微雕作品后,底下有一条评论让他感动许久:

“真的谢谢你,让我知道,它还没有失传。”本以为微雕已经没落,没想到通过快手,佐龙发现,原来还有许多人喜欢这项古老的非遗文化。

一面是坚持手艺,一面是追求极致。

作为在铅笔尖上雕刻的艺术家,每一件作品的背后,可能都会有十次以上的失败,除此之外,佐龙还有属于自己的坚持——面对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他会集中销毁。随着粉丝不断增多,有的粉丝会在评论里要求佐龙雕刻他们喜欢明星的名字,佐龙通常都会答应。

他说:“谢谢你们喜欢我,感谢你们的支持。”

从自由女神到埃菲尔铁塔,从多啦A梦到小猪佩奇。在佐龙手中,万物皆可被他复刻于笔尖之上。与铅笔哥秀气的作品相比较,面塑大师萧占行的手艺,不免有些“硬核”。作为萧派面塑第四代传承人,萧占行最擅长的就是捏制三国水浒中的英雄人物,从他手中走出的面人,有着独特的气势与神韵。

2017年7月,59岁的萧占行在快手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取名“萧占行面塑”。

账号之上,除了更新自己最新作品内容外,萧占行还会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分享雕刻中的趣事。

在镜头前少言寡语的萧师傅,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如此深谙快手上的“老铁文化”。

常年与竹刀作伴,受伤是在所难免的事,捏了几十年面塑的萧占行早就习以为常,纵使偶尔手指受伤,他依然会裹着厚厚的纱布更新视频。

这是属于手艺人的坚持。与萧占行的“严肃面塑”相比,泥巴哥“腾哥”的泥塑,不免透出一股和蔼气质。

腾哥其实并不姓腾,他本名叫朱付军。

他之所以被叫腾哥,是源于他在快手上的“副业”——配音师。

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浚县泥咕咕已有百年历史,而朱付军自幼就喜欢研究泥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朱付军给自己起名泥巴哥,将捏制的泥像发到了快手上。

没想到发布不久,播放量就达到100多万次,粉丝一口气涨到快2万人。

在最初视频中,朱付军发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车:有卡车、轿车也有拖拉机。为了配合画面,他还会为视频配音,慢慢的,他独具风格的配音,引起了粉丝的关注——无论什么车,腾哥都会配音:腾腾腾腾腾。

久而久之,粉丝开始叫他腾哥。

在快手上,腾哥发现,对于泥塑大家依然充满兴趣:不了解的人觉得新奇,了解的人说腾哥的泥塑是“回忆杀”,让大家想起来小时候蹲在楼下玩泥巴的日子。在经历几十条视频的积攒后,腾哥成为了拥有百万粉丝的“快手大户“。

在粉丝的建议下,他开始用泥塑翻拍起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以及网上的有趣段子。

自此,打开评论区,就会出现快手粉丝的“例行催更”,粉丝们还给腾哥的连续剧招来了“冠名”:当初那个抱着“试一试”想法的朱付军大概未曾料到,在快手,自己会收获如此多的关注与支持,成为泥巴哥,也成为大家的“腾哥”。高尔基曾经说过,一门手艺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消失。

技术的更迭在加快生活的同时,也正见证着众多美好事物的消失。这其中,就包括被冲落在时代夹层的传统手艺人:

在成为“琉璃哥”之前,李先鹏曾目睹过许多同伴的放弃;在没有成为“泥巴哥”的日子里,朱付军也有过动摇;在越来越来少人知道微雕的如今,“铅笔哥”佐龙也陷入过自我怀疑。

有人选择放弃,有人仍在坚持。

而比坚持更难的,是被看见。时代的巨浪在空中打了个转,手艺人们似乎可以被再次送回空中:

泥巴哥的“浚县泥塑”开始被更多人知道,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跟着“面人萧”学习手艺,

山村小杰展现了一种全新的90后生活方式,

我们看见那些曾以为已经失传的手艺,也看见那些被创造出的精美。而这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守”艺人们,值得被记录,也值得被看见。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机票花式促销购买前先看行程

近期,国内外航空公司一边大幅调整航班,一边推出各种远期促销。和以往相比,促销方式可谓更加多元化。虽然机票很便宜,但若想此...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