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书院崔向珍
山东东营崔向珍
杨柳飞花,谷荻吐穗,燕子呢喃,我家院子里的大槐树枝叶翠碧。
在院子里忙活了半个上午的母亲,把新育的辣椒苗、茄子苗、西红柿苗分门别类栽好,拿了扁担水桶,带着蹦蹦跳跳的我,去小溪里挑水。
暖暖的溪水涨起来了,绿丝绸似的水面上,浮着蓝天白云,浮着鸟鸣婉转,浮着花瓣淡香。母亲把澄碧的溪水舀进水桶,把蓝天白云舀进水桶,把一粒粒鸟鸣舀进水桶,把好看的花瓣舀进水桶,再把一畦畦菜苗浇灌的鸟语花香。等到所有的蔬菜苗都浇足了水,母亲割一把绿生生的韭菜,在西窗下的牡丹花边坐下来,一边摘菜一边陪我读书。
一大朵一大朵的牡丹花,紫红的花瓣重叠,馨香的气味四溢。母亲看看漫天飞雪般的杨柳白絮,再看看一串串初黄摇铃的榆钱,开始一字一句地教我背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母亲一边背诗,一边用眼前的景象做着生动的解释。我大体上领会了诗句的意思后,很快就能顺畅背诵了。
母亲去屋里做饭的时候,我高兴地追着柳絮蝴蝶,一边跑一边大声唱诗。刚从麦田里放水回来的父亲和哥哥,也来了兴致,放下手里的铁锹,拉我一起坐下来,一边搓揉裤腿上风干的泥点子,一边诵读喜欢的诗文。顶着中午温热的太阳,我们背诵“天上的风筝渐渐地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趁着热乎劲,父亲该是想起来什么了,又把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细细地讲解了好几遍。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里的深意,当时的我似懂非懂。不管我是否真的懂了,每年春天,父亲或者母亲,还是会挤出细碎的时间,和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背诗读书。父亲的那些学生,还有我的小伙伴们,也常常会加入进来,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起朗读。再后来,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部,攒下了一些废纸箱。父亲把废纸箱小心地拆开,把古诗句和生字一笔一划地写在干净的纸板内面,教我们认读。端端正正的正楷毛笔字,认真或者不太认真的孩子们,读书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附近的邻居们听着我们家的动静,第一次来问父亲和母亲咋不嫌吵闹的时候,父亲也不做解释,他从屋门一步步量到南墙边,再从东墙一步步量到西墙边,最后用剪刀裁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纸箱板,用粗大的毛笔写了“半亩书院”四个大字,挂到了大槐树最矮的一根枝杈上。父亲摆正了纸箱板,笑眯眯地说:“我这个半亩书院的院长,最喜欢的就是孩子们的读书声啦。”
懵了半天的邻居们,看看纸板上的四个大字,再看看自家兴奋的孩子和叽叽喳喳的小燕子,也跟着父亲开心地笑了起来。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0日讯(记者彭彦伟)经前期设计施工,日照市首座光伏充电综合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日照游泳馆充电站完成设备...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