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负担轻了 工作环境好了 山东能源集团智慧化建设一线见闻
□ 本 报 记 者 张 楠
本报通讯员 李志勇 崔 鑫
去年以来,山东能源集团坚持以“四新”促“四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协同推进煤基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崛起,新动能主导发展局面正在形成。在山东能源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智慧化建设与智慧化改造屡屡成为破局的关键。春节前后,记者先后奔赴山东能源集团权属各单位,采访了多位一线矿工。工作负担轻了,工作环境好了成为他们最深刻的感受。
机器替人工 工人变轻松
“从早上八点上班到现在,只操作了一次设备,处理了断丝的小故障。”1月10日,淄博卓意玻纤公司车间工人任明勤告诉记者。今年,42岁的任明勤在拉丝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几年。高温、高湿、工作强度高,拉丝岗位过去一直是玻纤行业最辛苦的工种。
2018年12月30日,8万吨无氟无硼玻璃纤维项目正式点火启动,辛苦了十几年的拉丝工任明勤一下子“闲”了下来。在恒温恒湿的智能车间里巡检,成了他的工作日常。
从1993年开始就在玻纤行业工作的包装工人蒋继红,对智能化改造感触最深:“感觉大家一下子就轻松了,以前下了班大家都很累,现在干完一个班精神状态还很好。”
工作轻松了,是淄博卓意玻纤工人们对去年智能化改造最直观的感受。一线操作设备对工人也没有太高的门槛,简单学习一下设备应用,就能完成大部分故障维护工作,真正实现了为工人减负。
减人不减产 效率大提升
2018年,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翟镇煤矿采煤智能工作面投入运行,在井下开了12年采煤机的董合波,工作岗位由井下转到了地面,开始在阳光下工作。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1月16日,记者再次来到翟镇煤矿地面智能集控中心,董合波与6名一线职工身着西装,正分别操作着井下采煤机、皮带运输、主副井提升等设备。
翟镇煤矿党委书记徐剑告诉记者,全矿井下3个智能采煤工作面、21部掘进工作面运输皮带、41部原煤运输皮带、9个井上下配电所、3个井下泵房,以及主副井提升、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等系统全部实现了地面智能操作和监测。
在山能枣矿集团,蒋庄煤矿在省内首家应用了四臂全液压锚杆锚索钻车,原先5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1人操作,而且单根锚杆支护效率提高100%;高煤公司通过推进智能化洗煤厂建设,人均工效同比提升231.7%,去年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十佳选煤厂。
近年来,山东能源集团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加快“智慧矿山”建设,将大量井下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危险恶劣的工作场所中解放出来。自去年6对矿井实现生产班次“单班百人”目标以来,累计共减少采掘一线用工6967人,原煤全员劳动效率提高9.6%。
一体化生产 精度大提升
1月13日,记者来到山能重装莱芜高端装备制造园区,看到园区第一、第二联合厂房及技术研发中心已经建设完成。联合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技术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监测和维护。
“一套加压过滤机需要几万个零件,经历近百道工序,在新的生产线可以实现一体化生产,精度也进一步提升。”1991年就进入莱芜煤机工作的高级工程师鲁世栋告诉记者。
1994年由莱芜煤机独立研发并推向市场的加压过滤机,素有“大国重器”之称,在全球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年底,改造升级过后的加压过滤机自动焊接生产线,在山能重装莱芜高端装备制造园区落成。
以油缸产品的核心配件导向套为例,原来4名工人1天只能生产8件,现在12分钟就可以生产1件。经过核算,产业园项目建设完成后,年可实现产能43000吨,销售收入73600万元。同时,一批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产品落户山能重装莱芜高端装备制造园区,助力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起势腾飞。
新闻推荐
澎湃新闻记者从全球最大聚合物生产商科思创方面获悉,科思创于2月4日宣布,为缓解医疗机构物资紧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