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墨迹留痕 不留遗憾

青岛早报 2019-12-04 06:41 大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爆发,西河大鼓传统评书被停演。“传统大书没有人唱了,就好像这个东西从来没存在过似的。 ”刘书琴感慨道。

彼时刘泰清已经退休,身体多病,他不止一次对刘书琴说:“可惜了我这一肚子的货,就要带走了。 ”1977年刘泰清去世后,刘书琴始终放不下父亲的临终遗憾,她再一次有了14岁替父说书时那种冲动的劲头,决定尝试将父亲演出多年并传给自己的长篇章回大书《呼家将》整理成书。

唱书难不倒刘书琴,但写书对于没上过学的她来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了写书,她特地去请教作家朋友如何设置故事结构;很多字不会写,40多岁的她学会了查字典;不认识拼音,就让家人在拼音旁写上中文,按图索骥。白天事情多,刘书琴就改成晚上写,“从10点写到凌晨6点。 ”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刘书琴写了100多万字,这期间几乎没下过楼,字典翻坏了好几本。

1984年,经过刘济祥、刘琳参与修改的《呼家将》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94章100多万字,在全国引起反响。该书总印量达到了83万册,与《岳飞传》《杨家将》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3部长篇大书。第二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呼家将》为脚本,出了一套20册的连环画,作者署名刘书琴。

后来,刘书琴又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出,创作整理了第二部长篇章回大书《五代群雄演义》。刘书琴说,她是为了给西河大鼓书在世间留下点东西。

这些年来,刘书琴教过很多爱好者唱西河大鼓,但是传统长篇大书却无人传承。时代原因导致的中断、曲艺的大众娱乐功能渐弱、年轻徒弟耐不住寂寞……多种因素互为因果,导致西河大鼓传统大书渐成绝响。旁观者憾,但刘书琴却看得开,“我没有遗憾。 ”她说。

本版撰稿 记者 单蓓蓓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日照港:构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新格局

本报记者孟凡虎通讯员贾宗杰王光津12月4日,2020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日照市隆重开幕。交易会为全国各区域煤炭交...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