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记者14个小时全程记录头颈外科大咖徐伟,揭开他的 四重身份 一片仁心

济南日报 2019-08-29 11:26 大字

徐伟正在做手术。

在一般人眼中,医院的管理者似乎

只是“发号施令”,工作相对轻松。然而,对于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副院长、头颈医学中心主任徐伟来说,他的工作却是紧张而又忙碌:在患者心中,他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穿上手术服,他则成为一位业界公认的“权威大咖”;在职工眼里,他是一位谦逊务实的院长;在年轻医师面前,

他又是一位博学儒雅的导师——

8月22日,记者来到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跟随副院长徐伟的脚步,全程记录,为您揭示这位“多重身份”院长繁忙而普通的一天。

他是患者的知心朋友

7:30,在头颈医学中心病房走廊里,由远而近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病床上,70岁的老李稍微起了起身。他知道,徐伟来查房了。“老哥,今天感觉怎么样?”

就在三天前,老李刚刚接受了甲状腺癌手术,情况还不稳定。“大夫护士照顾得都很好,放心吧。”看上去,老李精神状态还不错。“那就好,有什么情况,随时找我!”徐伟说。

8:00,“巡视”完几个重点病人,徐伟来到门诊。每个工作日的上午是徐伟的坐诊时间,每天都要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徐院长,我这病咋又犯了?您再给开点药吧。”王大姐是徐伟的老病号,就在几周前,王大姐因为喉咙干疼,专门来找徐伟看过。经诊断,王大姐得的是胃反流。原来,王大姐经营着一家餐馆,整日起早贪黑,一日三餐不规律。徐伟给王大姐开好药,并嘱咐她要按时休息,注意规律生活。刚开始,王大姐觉得症状减轻了许多,但最近几天,她觉得病情又有所反复。

“还放不下你的生意啊。”徐伟笑着“埋怨”道,“再这样下去,这病还得犯,还得再来‘麻烦’我。”

“你这病,关键还是注意作息规律。回去一定得按时吃饭、休息。有啥事,随时找我。”徐伟嘱咐道。

“随时找我”——简单的几个字,徐伟常挂嘴边。“其实,对待患者,最重要的两个字是‘真诚’,就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老朋友。”徐伟对记者说。

一个半小时的工夫,徐伟接诊了8位患者,他们有的是新病号,有的是复诊的“老朋友”。不论是谁,徐伟的脸上始终面带微笑。“走,咱们去手术室。”9:30,接诊完全部患者,徐伟招呼记者一同去手术室。

此时,在手术室,一台高难度微创手术正等待着他,一场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他是头颈领域的“权威大咖”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手术堪称指尖上的舞蹈,演绎的是柳叶刀上的魅力舞姿。

9:40,徐伟来到手术室。更衣、消毒、与助手交流……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准备接受手术的是5岁患儿宇航(化名)。就在几年前,宇航的左侧颈部经常出现红肿、发炎等症状。经过检查,宇航被确诊为左颈梨状窝瘘,这是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疾病。当前,各大医院往往采取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创口大,容易复发。宇航此前做了开放手术,但没过多久,病情就复发了。

“我们准备采用喉镜下微创手术来进行瘘口封闭,这项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实施了上百例,效果都非常好。”徐伟说。

9:55,一切准备就绪。只见徐伟淡定从容,在显微镜下开始手术。

10:08,徐伟开始进行最为重要的缝合。由于瘘口只有一个绿豆粒大小,用于缝合的线比头发丝还要细。徐伟灵巧地操作着手术钳,仿佛绣花一般。器械护士孙倩、麻醉医生刘萌萌和巡回护士张吉文成为徐伟最可靠的左膀右臂,配合十分默契。显微镜下的方寸之地是徐伟的“舞台”,只有数十年如一日、历经千锤百炼,才能呈现这般完美的“舞姿”。

11点20分,用时一个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此时,隔壁的手术室里正在进行着一例“胃上提胃代食管手术”。这项在业内公认的高难度手术,在徐伟和同事们看来,都习以为常。“他们都能独立完成此类大型手术,但是只要有时间,我也会来看看。”徐伟说完,又走进另一间手术室。

11:40,手术室内的餐厅准备好了盒饭。平日里,徐伟除了处理医院行政事务,大多数时间留给了手术台,错过吃饭是常有的事。时刻叮嘱患者要按时吃饭,而他自己却经常“食言”。

即使在吃饭间隙,徐伟更多地是与同事们交流经验、探讨复杂病例。生命大于天,这也正是医生的职责所在。

他是事无巨细的“医院管家”

作为副院长,徐伟分管医疗、院感等院务工作,每天都有大量事务需要处理。

徐伟说,医院的部分病房楼属于老式建筑,受制于建筑构造、功能划分等原因,在院感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下午去病房转转。希望通过现场办公的方式,把相关问题给解决掉。”徐伟说。

15:00,徐伟与相关科室负责人集合完毕,制定好路线,便开始“地毯式”检查。

15:17,徐伟一行来到保健科病房。在病房楼梯口,他看到使用过的医用被服堆放在角落里。“怎么没人运走?”值班护士赶忙解释:原来,使用过的医用被服,医院有专人运送,早晚各一次,由于科室病人多,半天工夫就攒了一大堆,只能暂存起来。“那就中午时间再增加一次。”徐伟当场拍板,由相关部门抓紧落实。

立秋之初,天气依然闷热。没多久,徐伟的衬衣就被汗水浸湿了。

15:40,在头颈外科病房,督导组发现医疗垃圾桶和保洁工具堆放在一起,这并不符合要求。徐伟立即安排相关责任人,要求重新规划医疗垃圾暂存点,确保存放合理合规。

16:04,徐伟来到放疗科病房。“84消毒液与水的比例是多少?”“每天清扫几次?”徐伟详细了解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接等环节管理情况,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突击提问。检查中,徐伟要求大家要举一反三,查摆整改,彻底消除隐患。

整个督导过程严谨、细致,像做一台“显微镜下手术”一样,任何细微的问题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徐伟说,“这些看似是小事,却事关群众的健康。对于存在的问题,不光立即整改,还要将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截至17:40,徐伟共实地检查了5座病房楼,当场发现问题10余个,“对尚存在的问题和死角,要迅速整改,全院上下要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势头。”徐伟说。

他是年轻医师的良师益友

每周四的18:00,是医院耳鼻喉科的“大查房”时间。

当下,MDT(多学科会诊)对很多医院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再陌生的模式。在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鼻喉科,一项“全科大查房”制度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实行了。

这天正好是周四,17:45,徐伟快步来到职工餐厅,留给他的吃饭时间不足15分钟。

工作环环相扣,匆匆吃上几口,17:55,徐伟准时赶到会场,耳鼻喉各专业的专家们也陆续赶到会场。“最初,我们的大查房是要每个病房走一遍,对每个病人的情况进行多学科讨论。”徐伟说,随着学科规模的扩大、病人的增多,原有的查房模式变得不太现实,就将常规查房改成了每周一次的“多学科大查房”。

18:00,大查房准点开始。除了耳鼻喉专业的医生,现场还有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参加。近百名耳鼻喉科医生、30余位各专业学科主任集思广益,为一个个疑难病例各抒己见,提出解决方案。

“左耳言语识别率曲线呈回跌型,但CT、MRI正常,出现听力延迟是否源于听力下降?”“既然患者放疗三个月效果显著,是否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在听取相关人员介绍后,徐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徐伟说,大查房制度实行以来,打破了各个科室单打独斗的惯例。“经过大家讨论,某个疑难病例确实不合适在这个科室治疗,那么,我们就会把病人转去别的科。对患者来说,治疗方案会更加科学合理。”徐伟说,另一方面,每名上台汇报的人员,都要提前准备课件、资料,对自身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21:00,此次大查房结束。“徐院长,您每天的工作状态都是这样吗?您不累吗?”步出会场,记者问道。

“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全院上下都坚守岗位,特别是在患者多、病情重、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医务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与他们相比,我做的这些微不足道。”徐伟笑着说。

当记者离开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时,已经是21:30。徐伟还要回病房探视几位重病人,此时,他已经工作14个小时……

(本报记者 时伟 通讯员 郭玉环)

后记

“出门天未亮,回家夜已深”。这样的节奏对于徐伟来说,早就习以为常。采访中得知,这周末,徐伟还要到郑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周末又无法与家人团聚。

通过一天的采访,让我对这位院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无论什么工作,是何种身份,徐伟都要做到极致。但是,面对家庭,他觉得亏欠得太多太多。“全靠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干的就是这份工作,承担的就是这份责任。”徐伟如是说。

新闻推荐

不断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我区扎实推进权责清单规范完善,成为企业群众办事有力指南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王铎)规范和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深化“一次...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