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留守儿童热爱阅读而赠语■解硕甫
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书籍可将我们引入到一个高尚的社会,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以色列人酷爱读书,人均每年读书64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身边也总会带着几本书;欧美国家年人均读书量为16本,韩国约为11本,日本在8本左右。而我们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2019年4月20日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除教科书):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相比之下,我国的国民阅读水平仍较落后。
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源泉,是力量,是宝库。生活里如果没有书籍,就好似世间没有了阳光,人离开了书籍犹如离开空气一样。一本好书,可以视作生命的最佳归宿,好书如同金玉良言。
我们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用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到工作和学习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值,清洁自守。
读书要懂得“取”和“舍”。要学会选书,必先多读书,即要“博览群书”。博,不仅是数量的“多”,更是品种的“杂”。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这叫“观千剑而后识器”,“树木后面是森林”。
新时代新形势不但要求我们爱读书,读好书,而且还要善读书,要抓住实质,把握精髓。不能只热衷于阅读“心灵鸡汤”一类的书籍,而对纯文学作品不屑一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说,不能读死书,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世上好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读完,而且有的书虽好,但不能全为之喜爱,著名作家贾平凹认为:你若喜欢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更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位同学悬为座右铭。
读书要养成好习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古今中外,不少学者伟人,成功者大多都是阅读者。他们喜爱读书,爱书如命。鲁迅每次看书总要先洗手,一但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鲁迅从少年时代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他说:“读书像吃菜一样,细嚼慢咽,慢慢品味。书是有味道的东西,虽然他并非食物,而真正的好书,他一如美食,越咀嚼越有滋味。”“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宋代大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新闻泰斗方汉奇教授,二十世纪50年代,他在北大工作时,手不释卷,夜以继日,创下了5年读完2000多本书的记录。山东大学“图书馆女孩”一年读600多本书,山东大学文学院2018年级硕士研究生丁安琪说:“一天不看书,我会恐慌,觉都睡不着。”中国焊接科学奠基者、学术权威,被称为“中国焊接第一人”的潘际銮,10岁那年“七七事变”爆发,他的老家江西九江被日本鬼子炸平,他发奋读书报效祖国,16岁那年以云南省状元的身份考取了西南联大,他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终实现了他的诺言,为祖国奋斗终生。
读书切记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书不在三更五鼓,成功只怕一曝十寒”;清末湘军首领曾国藩也说,读书一曝十寒成不了大业。可见,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手不释卷,持之以恒。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你要用一生去品读它,读的好坏,全取决于自己。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要做笔记。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梁启超最为推崇抄读法。他说:“当你读到一本书时,忽然觉得这些资料今后能用得上,就把它抄下。这些资料就自然印在了你的脑中。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用时,便跃然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再去找了。”
读书吧,同学们,这是责任的需要,更是祖国的需要。将来即使你不能成为一个大文豪,大作家,我想你们的文学水准、美术水准、哲学水准,也一定会收获满满,令人羡慕。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埇桥区道东关工委和第八小学以及港口、翠元、东方、滨河社区关工委,同80余名留守(残疾、贫困)儿童及其家长订制了一本《阅读笔记》,作为节日礼物赠送。为此,热诚地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净化灵魂、启迪智慧,滋养正气,终身受益。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天津5月26日电(记者周润健)记者26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通过自主监测和样本交换形式,盗号神器...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