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郭守敬
□张金刚
暮春的什刹海水光潋滟,古木芳菲,鱼翔浅底,野鸭闲游;两岸店铺林立,熙来攘往,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因水而生、因水而盛的京城湿地公园,刚沐过一场春雨,愈发秀丽娴雅,美不胜收。
漫步什刹海,沿前海、后海、西海溯源而上,看尽一池荷塘、两岸绿柳、千株繁花、万秆芦苇,心情格外舒展,不由得对这方秀水的缔造者心生敬意。湖生何时?水源何处?正当疑惑之时,亲水木栈道引我来到世界名人郭守敬身前。
仰望郭守敬,只见他头戴官帽,衣袂飘逸,须髯如戟,目光坚毅,左手执一卷图纸,右手五指微伸,指向前方,从容自若地指挥水利工程。我知道,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祖籍河北邢台县皇寺镇郭村。邢台的郭守敬纪念馆也有尊造型相似的铜像,只手部不同,是手持四卷图纸,分别代表他在天文、水利、数学和仪器仪表制造四个领域的卓越成就。
远在京城的什刹海西北角何以也立一座郭守敬铜像?看过碑记方知,郭守敬在任上,曾在此主持元大都治水数十载,兴建玉泉山引水、永定河引水、白浮瓮山河引水、通惠河通航等工程,全线贯通京杭大运河,奠定了北京城市水利基础,形成的供水格局惠及当今。铜像为河北邢台与北京西城政府联合敬立,以此纪念先贤,启迪后昆。
一时恍然大悟,没有郭守敬,何来什刹海;没有什刹海,哪有北京城。不由得再次仰望郭守敬,铜像瞬时高大厚重了几分,崇敬感在心底升腾,如西海之水,连绵不绝。
高山仰止。沿着铜像身后的土山石阶拾级而上,穿过假山幽径、藤蔓树林,便见一座青瓦红墙、古香古色的建筑坐落于山之高处,又需仰望可见。逐阶登高,见正门紧闭,上书“汇通祠”,东西出入口正墙刻有隶书四字“万古长青”,左侧门悬挂黑底金字楷体条幅牌匾“郭守敬纪念馆”。
心怀万分景仰之情,迈步进入。正殿位于一进院中央,门前安放一尊汉白玉郭守敬坐像,依然是那样的沉稳睿智、指挥若定。恰遇志愿讲解员为游客讲解,我便融入其中,静静聆听,细细观瞻。
第一展厅为“世界名人郭守敬”。环展厅西北东三面,以纪年的形式记录了郭守敬辉煌不凡的一生,以及在天文、水利、历法等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从“天赋异禀承家学”到17岁“紫金山上拜名师”,从21岁“邢州治水修石桥”到32岁“面陈世祖治水策”,从36岁“卢沟漕运通大都”到61岁“贯通京杭大运河”,直至86岁卒于任上,归葬郭村,一生没有停歇,事事皆功垂千古,其光辉业绩与创业创新精神值得万代传颂。此时,举头仰望那片蔚蓝璀璨的星空,“郭守敬星”是最闪亮的那一颗,永远亮在历史的天空,亮在国人的心中。
第二展厅“大都水利开新篇”、第三展厅“通大运河树丰碑”、第四展厅“前贤遗珍惠后人”,位于二进院,分别用文字、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多种展陈形式,全景介绍了郭守敬规划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导引玉泉水通漕运、开凿金水河供皇城、援蓄坝河航运通州、卢沟河引水、改造山东运河、建通惠河、贯通京杭大运河等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大都治水的历史遗产对今世的作用与影响。
正是有了郭守敬在水利方面的巨大贡献,才有了元大都乃至北京城的开发建设,才有了首都的政治统一、经济兴盛、文化繁荣、社会发展,才有了忽必烈“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许衡“天佑我元,似此人世岂易得”的盛赞,才有了乾隆“潴蓄长流济大通,澄潭积水映遥空”、纳兰容若“云兴霞蔚,芙蓉映碧叶田田;雁宿凫栖,杭稻动香风冉冉”的佳句,才有了渌水亭“游鱼吹浪动新荷,轻燕受风迎落絮”、碧荷轩“只看叶叶风翻去,不辨荷声更雨声”的楹联,才有了北京居民、外地游客悠闲游玩的这一城中静地、灵秀之所。
志愿者边讲解边释惑,令我折服于郭守敬潜心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智慧之中,沉静于郭守敬在自然与人文领域谱写的华彩乐章之中,沉思良久,感怀至深。
带着这份尊崇,绕馆慢行一圈。在后山见到了郭守敬改良前的天文仪器“浑仪”和改良后的“简仪”模型。二者静静地立于树荫之下,立于闹市一隅,恍惚间如微微转动起来,洞悉宇宙,仰望千年。
似是因了郭守敬治水的功绩,纪念馆四周的乔木长得格外葱茏繁茂,花儿开得格外芳香馥郁。我认真数了,有桧柏、银杏、枫树、槐树、油松、白皮松,有竹子、石榴、丁香、木槿、白蜡、蔷薇、黄刺梅、紫叶矮樱,竟然还有我河北老家常见的黑枣、山杏,新识得了开得正艳的猬实花,粉粉嫩嫩,丛丛簇簇,馨香弥漫,格外可人。
离开之时,恰遇春雨淅沥不止,又有园林喷雾浇灌。这树、这花,这雨、这雾,配以假山、石径,将郭守敬纪念馆映衬得更加古朴肃穆,气质非凡。置身其中,如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涤。
下山,辞别;仰望,回望。郭守敬铜像默默矗立在西海岸头,望着什刹海活水静流,润泽生灵,绵延不息;望着北京城海晏河清,祥和安宁,太平致远。
新闻推荐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意见 让人工智能强力赋能“十强”产业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房孝钰)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大力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指导意见》,记者从...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