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校城全域融合 实处结出硕果

淄博日报 2019-03-15 01:19 大字

□本报记者王奇

“自2016年实施校城融合以来,淄博市对我校的人才补贴3年已达3000余万元,促进了我们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同时,在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也都给予保障。”山东理工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晓连表示,在全省所有地市中,淄博市对校城融合投入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是最深入、最具体、最到位的。

从2016年淄博市与山东理工大学签署《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开始,3年来,通过不断对接、主动融合、合力共为,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凸显。

2018年,市科技局起草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驻淄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淄博市校城融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驻淄高校科技、人才、学科优势与淄博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精准对接。组织申报2018年度市校城融合发展计划,共收到驻淄各高校申报项目400多项,立项平台建设类项目18项,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类项目48项,社会发展研究类项目13项,补贴博士人才40名,总资金5982.8万元。通过校城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驻淄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更加密切,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进一步提升。

1月22日,我国官方首次推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山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入选该报告。其中,在2017年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山东理工大学以52078万元位列第1名。报告还以“山东理工大学:瞄准科技前沿,创造单项转化金额最高纪录”为题,介绍了山东理工大学推动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项目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而这与山东理工大学不断完善与淄博市校城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体系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2018年山东理工大学获5个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其中3个都是与淄博企业合作完成,包括齐盛新能源、唐骏欧铃等。这是校城融合促进成果转化最有力的证明,其经济效益是百亿级的。

据悉,今年淄博市也将继续把创新成果产出及转化、创新环境建设、以及对全市创新辐射带动等作为主要指标,全面梳理评估校城融合实施以来的成效,进一步完善校城融合发展机制。围绕项目攻关、平台建设和人才共引共用等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入合作,加快淄博发展研究院、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鲁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步伐;探索“企业出题、政府引导、高校解题”模式,支持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类项目,实现山东理工大学科学研究链和地方产业技术链的紧密融合。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省内外各高校的融合发展,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共建创新研发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企业家培训,实现高校科技、人才、学科优势与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精准对接,真正把高校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山东严查房地产中介发布虚假房源等违规行为严重者取消网上签约权清出市场

本报讯(记者付晓峰)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开展房地产中介市场专项整治的通知》,决定从3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