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消费体验进保健食品“透明工厂”

淄博日报 2019-03-14 10:02 大字

□本报记者路锦

通讯员李海荣报道

本报讯“保健品骗局,保健品专坑老年人,保健品成夺命药……”如今一谈到保健品,本是一个健康话题却变成了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坑。3月13日,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开展“透明工厂”市民开放日活动,让消费者区分保健品和保健食品,亲历保健食品的生产过程。

消费者一行走进山东圣海保健品有限公司参观了保健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此次参观以“听、看、品、评”四种形式相结合:“听”即听取企业负责人的简要介绍;“看”即引领参加活动人员参观产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并探究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料和半成品的来源;“品”即对企业加工生产的产(成)品进行品尝;“评”即通过参观对企业产品的生产原料、加工工艺、食品质量、价格、服务等进行评议。“通过这次体验,我太受益了。说实话,我今天才知道,保健品和保健食品不是一个概念。”参观结束后,72岁的消费者代表魏玉芬对记者说。

谈起保健食品,山东圣海保健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欧美一些国家,他们把保健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吃保健食品是为了保健不是为了治病。我们国家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观念还需要转变和培养。”

市消保委副秘书长韩发军说,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的法律定位,保健食品的监管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属性为食品。“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一般是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产品的泛称,诸多媒体报道中提及的“保健品”,实为内衣、床垫、器械、理疗仪、饮水机等,而非食品或保健食品。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注意四点:看清有无“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志;看清产品标注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看清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不要在未经管理部门许可的场所购买。

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信用让消费者更放心”。为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结合当前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市民科学消费、理性消费,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40年 湖区学校多变迁

本报记者梁琨本报通讯员任泽斌摄影报道架子学校、船头学校、陆居小学、标准化学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微山湖高楼乡的湖...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