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泰山石刻背后的传奇

济南时报 2019-03-13 14:13 大字

□本报记者

钱欢青

近日,泰山景区门票总价从240元降为115元,彩石溪、玉泉寺、普照寺、红门宫、王母池等5个景点免费游览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泰山风光无限,文化底蕴丰厚,近期,汇聚了泰山680余处石刻拓片的《泰山石刻大全(增订本)》由齐鲁书社出版。这些价值珍贵的石刻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泰山,一部“有字奇书”

文史学者、《泰山石刻大全(增订本)》编辑贺伟告诉记者,山东是石刻大省,泰山石刻尤为丰富,在泰山的一面面巨石之上,历代人镌刻了数量众多的文字,“各种石刻文字多达680余处,其中元代以前的作品就有50余处”。泰山因此从一部无字的“书”,变成了一部有字之“书”。可以说,在泰山的深山峡谷之中,每一处石刻,都是一个传奇,都隐藏着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贺伟告诉记者,泰山刻石主要分为碑刻和摩崖刻石两大类,自秦刻石以来,泰山的刻石之风逐渐兴起,在早期的作品中,有以衡方碑和张迁碑为代表的碑刻,还有以经石峪金刚经为代表的摩崖刻石。其中衡方碑和张迁碑成为汉隶的代表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经石峪摩崖刻石,与当时附近的许多魏晋时期的摩崖刻石一起,开大字榜书之先河,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摩崖刻石文化。这些珍贵的遗存和秦刻石一样,几乎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用无声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而这些刻石也以它独特的形式保留了历朝历代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最大的宝藏之一。

为了让泰山石刻这座巨大的宝藏发挥更大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齐鲁书社和泰山管委会合作推出了《泰山石刻大全》,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相关人员一方面继续搜集新的刻石资料,一方面根据现场考察和馆藏拓片的比对,对原书做了大量的修订工作。2018年,齐鲁书社和泰山管委会再度合作,推出了《泰山石刻大全(增订本)》。

“千古一碑”,从222个字到9个半字

此次泰山实行新票价后,游客购买115元普通票或57元学生票后,可同时游览泰山和岱庙,同时为只游览岱庙不进山的游客保留岱庙单票,票价20元。在众多泰山刻石中,最有传奇色彩的秦泰山刻石就位于岱庙东御座院内大殿前,它也是诸多泰山刻石当中最古老、最著名、最珍贵的刻石。

秦泰山刻石,也叫“李斯碑”,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作为我国古代第一块石刻诏书,秦泰山刻石历经两千多年岁月沧桑,曾经刻满222字的石刻,如今只剩下9个半字,“千古一碑”九死一生,它的意义早已超越文化层面,成为记录时代变迁的一块“活化石”。

故事要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封禅泰山开始说起。在泰山极顶,秦始皇除举行盛大的祭天外,还命李斯书写记功刻石。这篇总共144字的刻辞全文被记录在《史记·始皇本纪》中,在刻辞中,秦始皇着重宣扬了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秦始皇选定的这块刻石,是一个似方似圆的自然生成的石柱,原石高1.6米,共4面,秦始皇的刻辞占了3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东巡的归途中,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为二世皇帝。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也东封泰山,并在秦始皇刻石的剩余一面刻其诏书,也由李斯书写,二世诏书共78字。

秦始皇的144字,加上秦二世的78字,秦泰山刻石总共有222字,刻石立于岱顶野外,风吹日晒,加上举世瞩目,不断有人来做拓片,字迹被不断磨损。到宋代,刻石还保存完好,但字只留了160多个。到明代嘉靖以后,秦泰山刻石被移到碧霞祠西墙外的玉女池旁。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及人为破坏等原因,曾几移其所,面目全非。彼时,刻石上仅存秦二世诏书中的29字。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以后,北平许某将刻石残碣移置碧霞祠东庑壁间。此后屡遭劫难,损坏严重。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碧霞祠毁于大火,此石遂亡。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春,一位参加过当年修玉女池的老人在谈到泰山刻石时说,他曾经在玉女池中看到过刻石残片。此事很快被当时的知县汪汝弼得知,便与前任知县蒋因培一起,在玉女池找到残石两块,发现尚存秦二世诏书十个字: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而且其中还有一个残字,因此只能算9个半字。残石遂被嵌置于岱顶东岳庙西“读碑亭”内。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西墙倒塌,泰安县令徐宗干“索残石于瓦砾中”,嘱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至山下,嵌置岱庙西道院壁间,并刻跋语碑记载事情经过。此后,经过清光绪年间和上世纪30年代两次险些被盗的经历,这块珍贵的秦泰山石刻终于安然“定居”在了岱庙东御座院内。

不同时代文人穿越时空的盛会

贺伟告诉记者,《泰山石刻大全(增订本)》在原有基础上,为新发现的刻石增补了一卷,其中《羊祉墓志铭》《种放会真宫诗题跋残碑》《定光禅师塔铭》等都是近年来的新发现。比较有意思的是发现于泰安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种放《会真宫诗》碑一统,题跋碑两统,现仅存三块残石。

种放是北宋著名的隐士,生于官宦人家却不喜仕途,父亲去世后和母亲隐居终南山。种放博通古今、品德高洁,受到当朝重臣的追捧。因为宋太宗、宋真宗的征召,种放先后5次应诏入朝,但不久都重返山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种放第四次应诏入朝,受命跟随皇帝封禅泰山,写下《会真宫诗》。《会真宫诗》碑可是早已佚失,但是有趣的是,各类题跋却留了下来,贺伟说,“如果说兰亭修禊是当时群贤的一次雅集,那么,《种放会真宫诗题跋》则是不同时代文人穿越时空的一次盛会。因为在种放题诗之后,在800多年的时间里,有60多位重量级历史人物在此留下题跋。其中不乏范仲淹、欧阳修、蔡襄、梅尧臣、韩琦这样的文坛或书坛领袖”。

贺伟表示,泰山刻石确实是一部读之不尽的大书,“像我们在《增订本》中新收录的《羊祉墓志铭》这样的石刻,‘文革’时被当作铺路石,很多字迹因此漫漶不清,它记录了碑刻流传的历史。像壮观的经石峪摩崖刻石,一个字差不多有半米大,但只刻了半部《金刚经》,之所以没刻完,很可能和北周灭佛运动有关。另外,像位于斗母宫南的著名的‘虫二’刻石,乃‘风月’二字去掉边框的变体字,隐喻‘风月无边’,为1899年历下刘廷桂所立,虽然只有两个字却充满文人雅趣。”

新闻推荐

用好狠抓落实“七个兵种”

□孔维同飞好“调研相”,跳好“暗访马”,拱好“督察卒”,开好“典型炮”,出好“观摩车”,支好“问责仕”,定好“考核...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