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实现高职教育的新旧转换
□李强
高职教育及其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对解决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当下,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在山东省全面起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首要任务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各地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制造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度重视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而对高职院校和高技能人才相对忽视的错误倾向。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等的发展经验证明,要想推动科技进步的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通过高职教育使劳动者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例如德国,多年来始终把高职教育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积累,造就了一大批实践环节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科学、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一线队伍,正是依靠这批专业素质高的技术工人,战后德国的经济才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并最终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
也有一些国家如英国,长期以来只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高职教育。这就造成英国虽然在科学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因缺乏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人才和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使其在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环节转移的能力较差,其所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严重缺乏竞争力,进而导致英国在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方面慢慢落后于德国、日本等后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及其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解决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6%-8%,人才高度密集的北京中关村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只有20%,与发达国家50%的平均值相差甚远。因此,为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制造业强国建设,国家必须更加重视高职院校发展,高职院校也应顺应产业技术变革趋势,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围绕新产业调整老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为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方向。世界上先进的国家,高职专业设置调整变革,几乎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同步的。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迫切需要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以“契合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为宗旨,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着力点,以提升新技术含量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高职专业群,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力培育建设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海洋技术等新兴工科专业以及与智能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云计算等新产业相关的专业,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撑。
用新技术改造旧课程。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社会正发生巨大的产业变革,不适应新技术革命导致的技术性失业有可能大量出现。如果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和建设的教学资源库,不能及时吸收新技术,仍然抱残守缺,讲的都是过时的东西,那么,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新技术、新岗位要求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用新技术改造旧课程。例如,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中,开设生态环保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用智能绿色制造技术,对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进行绿色改造;用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对农学类专业课程进行改造;用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和绿色建材技术,对建筑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造等。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塑造了人才特征,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和行动指南。适应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加快“专业对接产业”建设,成立校企“双主体”育人实验班,探索推进“2+1”“1.5+1.5”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相互贯通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新机制,大力培养契合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技术技能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新工科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和技术技能,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开设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专业)研讨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弘扬工匠精神和大师精神,增强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能力、自主终身学习能力、沟通协商能力和技术技能领导力。
(作者系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新闻推荐
□孔维同飞好“调研相”,跳好“暗访马”,拱好“督察卒”,开好“典型炮”,出好“观摩车”,支好“问责仕”,定好“考核...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