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矿唐口煤业全面实施生产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本报通讯员李岩孟帅
日前,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机电工区创新优化了矿井主排水系统。他们通过设置时间、水位、“避峰填谷”等参数,实现了主排水泵自动开停以及矿井主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监视和调度,每年可节支创效119万余元。这仅仅是该公司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突破了一些制约生产发展的技术瓶颈,依靠一批影响产业结构的技术革新降低了成本,使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法宝’。”唐口煤业公司执行董事、经理薄其山说。
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健全机制、搭建创新平台是基础。唐口煤业公司立足源头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的创新领导小组,出台了《各单位创新创效考核指标》《技术创新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专利、论文管理办法》等12项创新考核文件,形成了月度创新考核制度,营造了“谁创新、谁受益,不创新、挨板子”奖罚分明的创新氛围,确保了创新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他们成立了“高效绿色开采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等3支千万元创新创效专业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牵头引领作用,充分释放了全员创新活力。
去年,唐口煤业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9项,授权专利27项;完成了技术创新项目189项,管理创新成果142项,创新创效7000万元,挖潜项目93项,累计创新挖潜创效1.7亿元。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唐口煤业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建设,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为科技创新人才搭建平台、畅通通道。他们全面开展组织机构改革,首次实施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为技能人才提供多个晋升通道,按照“优中晋优”的原则,共计晋升52人。
同时,该公司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创客中心”“自动化研究所”等创新平台,将懂技术、有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创新达人”“草根专家”们请上台当老师,坚持“课堂培训”与“师带徒”培训互补,创新开展“实训+实践”、“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特色教育模式,提升了公司全员整体创新水平。此外,该公司还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职称考试,仅去年,就先后有5人获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32人申报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94人成为高级工及以上技术工人。
在薄其山看来,创新工作依托于生产实际,服务于生产本身。随着矿井开采面积的不断扩大,自然灾害威胁加重,安全管理难度日益增加。唐口煤业公司公司从提高矿井系统安全保障性能和抗灾能力入手,大力开展科技攻关,运用科学技术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针对530采区、630采区埋藏深、瓦斯涌出异常,煤层自燃发火期短等因素,他们创新完成了综采工作面防冲、煤尘及自燃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项目,利用防冲卸压钻孔,采用水力压裂煤层,在压裂液中添加定量的阻化剂,增加了煤体的湿润性,减少了瓦斯涌出异常、降低了煤尘产生和煤层自燃的危险性。
同时,唐口煤业公司积极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创新引进了地震CT探测技术,全方位、立体式扫描6304、5306等工作面未采区域,精确查找应力集中区,精准卸压,有效降低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为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这些创新项目虽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是在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促进矿井和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公司安监处处长李纯爱说。
创新工作涉及公司发展的方方面面,既要抱得住“西瓜”,更要捡得起“芝麻”。抱“西瓜”就是抓好科技创新和内涵挖潜等大的创新项目,捡“芝麻”就要做好群众性创新工作。为此,该公司借助“创客中心”平台,充分发挥“唐煤工匠”引领作用,鼓励全员投身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去年,该公司共完成群众性创新项目173项,创效400余万元。其中皮带下托辊辅助更换装置改造与使用、新型喷雾过滤装置、大坡度皮带机防矸石后溜装置等,群众性创新成果,虽然创效金额小,却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把打造一流‘智慧化矿山’作为工作着力点,牢牢把握‘智慧化矿山建设年’工作主题,全面实施生产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依靠科技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薄其山说。
新闻推荐
2月21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急救”便民惠民项目淄博培训会在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召开。培训会从山东省“百日行动...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