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黄浦江边的“山”

西昌都市报 2019-01-23 08:33 大字

“万国建筑博览群”,沿圆弧形的外滩走势一字排开。它们连成一体,又各自错落,像是建筑生出的城市节拍,也像静默无语的“山”,见证百多年来人们在此的生存、发展、奋斗。

它们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

33号:原英国领事馆

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的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是外滩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它的前身由英国首任驻沪领事于1847年建成。1870年一场大火后,领馆重建。1873年,外滩有了第一幢西洋风格的房子。这条路上鳞次栉比、气度恢弘的建筑群由此发端,但它后来的门牌号不是外滩“1号”,而是中山东一路33号——数字最大的一号。

0号:原外滩气象信号塔

中山东一路最南端有座圆柱形建筑,由西班牙建筑师阿塔努设计。这种样式的建筑,目前存世的仅有两座,另一座在挪威。1865年,董家渡附近曾建立了上海第一座气象观测站,但几年后就匆匆关闭。1907年,一座砖石结构的信号塔在海关大楼前落成。它高约50米,外墙红灰相间。曾经,往来上海的航船都以这座信号塔顶端挂出的风旗或风球作为预警。1965年,气象信号台的功能撤销。1993年,从原址整体平移至现址。现在,一楼为见证外滩发展轨迹的小型历史陈列馆;二层是家名为1865的咖啡馆,以纪念上海最早的水文气象台;三层是咖啡馆露天位;四层是灯塔。

1号:亚细亚大楼

中山东一路1号从延安东路边数起。1915年,英商麦克皮恩公司将建成的大楼以产权转让的方式给了亚细亚火油公司,由此得名。因其为路的开端,且高七层的大楼曾是20世纪外滩最大的建筑,1939年又增加了一层,所以人称“外滩第一楼”。

2号:“上海总会”

1911年,原英国总会的新楼落成,又称“上海总会”。建筑立面为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两侧对称,屋顶南北端的塔亭为巴洛克建筑风格。屋顶上还开了“老虎窗”,开了上海先河。曾经,门厅内部用意大利大理石精制的吧台长达34米,被称“远东第一吧台”,见证过英国人的夜夜笙歌。1971年,建筑部分被改建为东风饭店。如今为华尔道夫酒店。

12号:汇丰银行大楼

1923年建成,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杰作,曾被英国人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欧洲人曾把外滩的弧形岸线看作聚宝盆,而它恰好在弧形的底端,汇丰银行当年的董事们相信,黄浦江水会带来财富并沉积到这个盆底。1955年至1995年6月30日,此处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大楼。现为浦东发展银行。

13号:海关大楼

1927年建成,曾是外滩最高的建筑,其最出名的为顶部的钟楼。上海的海关大钟与英国伦敦的大本钟由同一工厂制造,在英国定制后运回上海。1928年1月1日零时,大钟敲响了它的第一声,海关的钟声最远时能传到吴淞码头。

17号:字林西报大楼

《字林西报》为英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报纸,1864年正式成为独立的日报。1901年,报馆搬入外滩17号,独家采用路透社电讯稿。1921年,报馆重建新楼。现为友邦公司。

19号、20号:和平饭店

19号原为汇中饭店,上海现存最早的饭店之一。1906年建成时被誉为“上海第一摩天大楼”。1909年,世界第一次国际禁毒大会又名“万国禁烟会”在此举行。1965年改建为和平饭店南楼。20号在历史上被叫作“沙逊大厦”“华懋饭店”,由犹太大商人维克多·沙逊在1929年建造,是上海第一座主体建筑超过10层的大楼。马可尼、卓别林、泰戈尔等都曾下榻于此。

新闻推荐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8 年度十大“发展贡献奖”获奖企业展示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以铜、金、银生产为主,集稀贵稀散金属综合...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