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山师大团队为重大疾病早期预警寻找可能哪个细胞要病变,能先把它揪出来

济南时报 2019-01-10 14:13 大字

山师团队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9日李平(左)与李娜教授展示获奖证书。 记者黄中明 摄

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其中有一项对山东省属高校来说有非凡意义,那就是山东师范大学获得的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30年来省属高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该奖项。这一项目团队近20年致力于将分析化学应用于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令人瞩目的成果是在年复一年、夜以继日的钻研中取得的。

疾病早期预警 部分成果已具转化条件

细胞活性分子平衡浓度的偏离,与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等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山师大以唐波等研究人员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构建成细胞活性分子实时原位、动态、多组分同时、高灵敏度荧光成像的新方法,获得活性分子参与细胞稳态调控的重要信息。

乍一看上述信息,不是化学和医学等相关专业人士,可能根本看不懂。山师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究竟有什么作用?1月9日,项目团队成员为记者做了解释。

山师大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娜介绍,项目目标实际上就是对重大疾病做早期检测,使肿瘤等病变正式形成前就能被发现,以便早诊早治。

“以肿瘤为例,很多患者查出有肿瘤时可能都到了中晚期,我们通过对细胞成分的分析,在肿瘤细胞刚产生时就能做出检测,在疾病真正形成前就能对其实施诊疗。”李娜说,如果细胞发生了病变,其内部活性物质就会异于正常细胞,他们所研制的“荧光探针”就能检测到潜在致病因素,实现提前预警。

目前,这项研究已有部分成果具备转化条件。李娜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能将科研成果最终应用于体检和治疗上。“我们今后还将研究如何能增强化疗等药物的靶向性,减少治疗副作用,实现精准医疗。”近20年刻苦钻研 孩子“长”在实验室

虽然此次所获奖项的完成人只有5名,但项目团队却凝聚了数十名科研人员,相关研究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了,历时已近20年。能有今天的成果,与科研人员呕心沥血地刻苦钻研分不开,他们几乎全年无休,山师大千佛山校区化学实验楼内常年深夜灯火通明。

团队成员山师大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平说,因为家里没人带孩子,她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几乎每天都跟着她在实验室学习。

没有普通人的作息,每天夜以继日地钻研,学化学很苦吗?李娜们却不觉得。“当看到自己设计的化合物能对细胞产生影响,自己能用所学知识改变一些事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时候会觉得很有成就感。”李娜曾在自己生孩子前一天,还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她说,自己从读本科选择了化学专业,至今一直乐在其中。 (记者曹莫)

新闻推荐

“互联网+”促进“看病革命”迅猛发展

□李鹏近日,山东省卫健委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百日行动,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10个...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