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听见”自己的声音 中国石油大学思政课老师岳金霞:学生成主角,深度参与课堂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岳金霞的思政课课堂有些独特。她给大一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个学期,学生们都在课堂上分组而坐,讨论、辩论、演讲……每一节课都有学生们的深度参与。在同学们看来,课堂上的岳金霞更像一个博学多识的论坛主持人,而学生们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主动去探索思政课的内涵与深意。
我的思政课老师
本报记者尹明亮
每次上课都像
“圆桌论坛”
在岳金霞的课堂上,10个小组各自围桌而坐,大家分组讨论着何为网络道德、何为职业道德。中班教学、小组研讨,这个学期,岳金霞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都是这种形式,每次上课,都像是一个个小的“圆桌论坛”。
从道德的起源到道德的分类,从网络道德到职业道德,岳金霞边讲边穿行于同学们之间,这是她说的导学。“在大学生的思政课堂上,学生们是真正的主角,老师主要做一些引导。”岳金霞说,她讲完后便化作“主持人”,同学们五六个人一组,热烈讨论着,这是自这个学期之初就已经分好的小组。
“键盘、谣言、暴力、辱骂……”随着同学们在手机上的操作,一个个描述网络不文明行为的词汇呈现在讲台前的投影屏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不文明行为以最大号的字体位于屏幕的中间。“在课堂上无论是分组讨论还是新技术的运用,都是为确保每个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岳金霞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见’自己的声音。”
“大学的思政课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感受,学的不仅仅是课本的知识,老师引经据典,给大家以启发,我们学到的更是自己去寻找真理的能力。”第六小组组长曲彦霖说。
学生成为项目负责人
在岳金霞的手上,有一张本学期的课程计划,从第一周到第十周,每节课的主题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其中很多都要求学生们主动参与,还有的是让学生来主导。这张课程计划连同小组项目计划在学期之初就发到了学生们的手中。
“思政课教学项目化,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分工,在协调小组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带着小组成员一起创造性的学习。”岳金霞说,从第一周的“如何读大学”采访活动,到第二第三周的人生观之辩,从“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活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谈……六个学习项目贯穿着整个学期。
“大学课堂上,创造性的东西很多,每个小组六个项目,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主要负责的项目,这激励着大家主动去学习,也锻炼着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岳金霞说。在谢雅璇担任小组长的二组,她不仅协调整个小组的学习和活动,还主要承担着“道德模范人物宣讲”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小组成员主导,其他组员协助,大家集体来完成。”谢雅璇说,在演讲中,她讲述了全国道德模范邵春亮的故事,“他是一个平凡的老师,也是因为平凡而成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选择和准备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和伙伴们其实曾被许多的道德模范所感动。”
用微电影当作业
岳老师的思政课实践作业不是交调研报告,不是做公益活动,而是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在讲“思政公开课”或拍“思政微电影”两个项目中任选其一。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第一组的徐杨也准备录制他的“公开课”了,在一周多的准备时间里,和自己的队友通力合作,选择主题,商讨讲课内容,制作PPT,徐杨将担任最后的主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这也将是他们的最后一个小组学习项目,在考试到来之前,这个学生当主讲的“实践教学项目”也将是学生们对自己一个学期学习的总结。
当徐杨和他的同学们依然在忙碌的时候,学姐姜翔已经取得了小小的成果。从上个暑假开始,在岳金霞的指导下,姜翔录制了公开课《共产主义离我们有多远》,在15分钟的小视频里,姜翔生动地诠释着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最终还成为代表山东高校入围“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的四个代表作品之一,并获得了三等奖。
“‘公开课’或拍‘微电影’都有助于学生更深度地投入到思政课学习当中,无论他们采取何种方式或选择教材中的哪一个主题,都是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化理解的过程。这是一个特殊的作业,也是一种创造性学习的方式。”岳金霞说。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12月28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央有关部门和山东省委、省纪...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