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春兰秋菊 各秀一时 ◎殷明辉(诗人)

成都晚报 2018-10-24 04:02 大字

重阳节刚过,在中国所有的传统民俗节日中,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称得上是一个民俗色彩非常浓厚的节日。

考重阳节的来历,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在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辞赋中,可以获得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屈原在其伟大作品《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此可知,楚人食菊之俗,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据汉代《西京杂记》载西汉时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便兴起了重阳求寿之俗。这显系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服食药物的影响。同时还兴起饮宴聚会的风气,乃是由先秦时庆丰收饮宴习俗发展而来的。

至于将九月九日称为重阳,则取自《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其实,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其《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状况:“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魏晋以降,民间过重阳的风气愈趋浓厚,就连士大夫阶层亦深受感染,旁及一般的文人墨客,更是将有关重阳的题材流露于墨楮之间,要皆灿然可观。

到了唐代,重阳正式被朝廷定为民间的一大节日,此后代代相沿,以迄于今。在民间,重阳还有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别称。民间风俗,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还要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以应节景。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非常有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诗中所咏,即是唐人过重阳节的真情实景。茱萸是一种植物,也是一味中药,具有浓烈的香气,古人认为,采之佩戴在身,可以驱邪避秽。《续齐谐记》书中载:东汉神仙家费长房教桓景于九月九日,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登高饮菊花酒以避灾祸,后世因有此风俗。

我国南北各地过重阳节的习俗,各各有别,但“登高、饮菊花酒”则大体相同。菊花酒的制作尚颇讲究,以菊在晚秋时节傲霜开放,气味芬芳,百姓们普遍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上品。制作之法,须待菊花含苞欲放之际,将其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拌和黍米精心酿制,然后封坛存放,要等到次年重阳节来临时,才开坛饮用。非一般人理解的“现泡现饮”情状,今年所享用的菊花酒,实是去岁陈酿,如是始佳。

重阳节是历代诗人们豪兴勃发,佳篇叠出的黄金季节,著名田园派诗人陶渊明是这个层面的巅峰级大师。陶渊明《饮酒》(之四)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达到了“无我”之境 (王国维赞语),是为诗歌之最上乘境界。盛唐诗人孟浩然对于重阳节更是念念不忘,他在距重阳节还很远的一个日子到乡下朋友家去作客,乘兴写下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这首名作,饶有余味的是,他在诗的结尾处还恋恋不舍地和主人预约在重阳节再次聚首,一起饮酒赏菊哩。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过一首咏重阳的词:“薄暮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词)此词婉约风致,历来为世称重。至于杜甫集中咏重阳之诗则可谓既多且工矣!如:《九日五首》中的“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旧日重阳酒,传杯不放杯”、“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等句子,皆极工稳传神。

由以上所举数例,足见重阳佳节确乎易于引发历代诗人们的创作激情的。

菊花是重阳节的标志。昔人有言:“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菊花品种繁多,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九华、黄花、帝女花,亦称艺菊,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属名贵观赏花卉。国人雅爱菊花,远在宋朝时期,民间便兴起了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百姓普遍认为,菊花具有吉祥、长寿的品相,故寻常人家亦喜种菊。菊花盛开,为重阳佳节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气氛,故“赏菊”天然成了节日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次为“登高”“饮菊花酒”“食菊花糕”等。自魏晋以来,民间度重阳的风俗日趋浓郁,到了唐代基本定型,遂成为与清明、端午、中秋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公元1989年,我国正式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至此,传统的民俗节日又成为增进社会和谐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与国之民,宁不额首称庆,为之欢欣鼓舞乎?

新闻推荐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任命11名省政府组成人员

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10月23日下午在济南举行。会议决定任命:唐波同志为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