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街道: “校城融合” 助力社区服务水平再提升
“自从参加了山东理工大学针对社工开设的各式各样的专题培训学习,感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居民来咨询相关业务工作,我都能从培训学习中得到启发,感觉处理起事情来更得心应手了,为居民服务起来我自己心里也更有底了。”张店区和平街道祥和社区社会工作者张艳群这样说。
张店区与驻地高校山东理工大学深化合作,力求以“校城融合”的方式提升基层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水平,作为试点单位,和平街道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同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和社会工作站,积极促进高校人才资源、学科资源与基层岗位资源的相互融合,形成校城联动的共赢发展格局。为切实提升社工基层服务水平,和平街道探索社工培训新方式,推动校城融合,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立长期培训合作机制。带领大家“走出去”,去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参加学习,丰富社工的工作技能,提升社工的整体素质;把专家“请进来”,围绕九型人格、入户方式、社区工作实用技巧等方面,请山东理工大学的专业教授为大家进行集体授课,大家都表示授课形式灵活,讲课内容实用,为日常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思路。
山东理工大学每周四会选派20余名优秀大学生到和平街道社会工作站,在民政、计生、司法等对口业务部门深入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失独家庭父母关怀、社区矫正人员帮扶等活动,积极通过社工项目建设、社区品牌打造等方式,开拓社会服务的新领域,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更丰富、社工的综合服务技能更全面、基层的服务项目更新颖多样。源源不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前来实习实践,也为社区发展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了新的活力,有效充实了基层的工作力量。
“大学生们年轻,有活力、有干劲、有想法,他们能够和社工一起讨论策划社区各类活动,使社区活动更丰富,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给社会工作者带来了启发;同时他们细心认真,能够协助社区工作者完成档案整理的工作,提高了社区工作效率,为我们帮了大忙。”城西社区社工孙静说。
为进一步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和平街道启动“爱心加油站”特色品牌帮扶项目。街道与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的社工系签订了合作协议,借助社工系专业学生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继续深化“爱心加油站”社会服务品牌,将“爱心加油站”服务范围扩大到陪伴拉呱、心理疏导、健康保健、居室清洁等。以两名社工大学生为一组,长期定向对特殊困难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爱心企业或街道党工委资助“加油费”,由大学生“加油员”到结对帮扶的家庭中开展“加油”活动,努力推动街道特殊家庭帮扶工作向精、细、实发展。结合校城联动工作,街道将不断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的融合力度,丰富社工服务内容,给社区困难家庭送去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为了拓宽社工的工作思路,和平街道还通过日常各项考核评价和居民反映情况,推选出优秀的社工代表在辖区面上向全体社工进行工作推广、经验交流,进一步激发社会工作者们的工作热情。街道邀请社区专业的教授以及网格化系统管理员结合工作实际案例,就“社治通”信息平台的使用情况,为社工开展了“点对点”“一对一”的辅导,确保系统内住户信息、巡防记录和事项办理等各类工作项目的及时更新。佳和社区社工赵晶说:“有了经验交流会,我们就有了同行之间的切磋平台,我们都是社工,都在同一个辖区工作,我们的工作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很多时候做法是互通的,通过交流学习,学到了别人很多好的工作方法。”
校城合作创办的社会工作站,为和平街道引进高校社工人才和社工知识开通了“绿色通道”。多样化的培训加强了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对怎样走访和服务群众、协调处置事件、上报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切实提高了实际工作中主动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高校的“智囊团”和“创新源”,有效地促进了基层社工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更为进一步培养综合性社工人才提供了知识资源保障。(李磊)
新闻推荐
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省打出财政“组合拳” 为实体经济直接“输血”超1500亿元
□记者姜宏建通讯员孔进严文达报道本报济南8月2日讯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山东...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