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龙贵雄和乡亲们想了一个办法:树碑立约 他把穷乡变成美丽小镇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7-29 07:55 大字

贵州省荔波县月亮山东南麓,上山路蜿蜒曲折,佳荣镇大土村苗寨就位于山坳之中,这里是该县海拔最高的高山林区边缘村之一。全村近1000人,95%是苗族,受刀耕火种的影响,到了1990年,大土村变成了光秃秃石漠化荒地,小溪干涸山泉断流。

如今,村里苗族吊脚楼特色民居林立,演艺场、风雨桥、景观步道齐备,民宿业悄然兴起,来自国内外的旅客惬意地在这里享受大自然徒步的快乐。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一个老人的努力和奉献。他就是全国劳模、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村支书龙贵雄。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上世纪90年代,大土村的土地石漠化严重。当时全村年人均吃粮不足1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到170元,户均断粮半年以上。

1995年,刚满30岁的龙贵雄当选为村支书,决定先让荒山绿起来,全村近3万亩荒坡划分责任到各家各户,发动大家用杉树苗植树造林。很多人反对,觉得荒坡长成森林要等到猴年马月。“支书,种树让我们去哪挖蕨菜?”为解决吃饭问题又杜绝刀耕火种,他又带领村民集中在村子周边开辟了370多亩高产田,实现人均占田0.8亩。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大土村村已种下了2.9万亩的杉树林。

为了打通大土村11公里出山公路,龙贵雄和村民用钢钎大锤苦战两年,2000年修通了这条致富路。这一年,龙贵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龙贵雄清楚地记得当年别人对他讽刺,认为他修路是天方夜谭。为打造山路,全村老少齐上阵,年龄最大的已有70多岁,每天与年青人一样干重活,担土推车。老人为了保护一双鞋不被磨坏,宁可光脚走路干活,仅仅是为了节省买鞋钱。为了早日修通公路,龙贵雄指挥村民在工地边上搭起了草棚,床上铺上几层稻谷,就成了宿舍。这条未完工的土路上,每隔500米就是一个草棚宿舍,村里的男人们出来干活,女人们负责养猪送饭。冬夜里寒风刺骨,但只要龙贵雄一声招呼,所有人都精神抖擞地开始干活。

“绿色福利”显优势

7月20日,记者来到龙贵雄家,他的爱人正给外地游客准备酸汤牛肉。“我家里也开了个小民宿,楼上住客人,楼下能吃饭,一年增收几万元呢。”在大土村,像他家一样可以招待游客的人家已有27户,造林的“绿色福利”正一点点显现,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

2014年,大土苗寨被列为荔波县美丽乡村第一批示范点,村民正式开始分享生态红利,村民年户均间伐收入2万多元,全村户均拥有200亩森林,价值30多万元;实现亩产水稻400多公斤,年年粮食有余。改土造田保护了生态,山泉增流,小河水涨,并引来广西客商在下游建起了年产值近1000万元的小七孔矿泉水厂。

近年来,荔波县的全域旅游大发展,让龙贵雄坐不住了。深思熟虑之后,2015年,他作为县人大代表大胆提议大土村就地移民搬迁,被荔波县委、县政府采纳。两年来,荔波县委、县政府投入大土贫困户、危改资金、移民搬迁、旅游建设等资金500多万元建设新农村,大批村民集中安置,由过去“一楼一底”人畜混居瓦房变成240平方米的“3楼一底”生态楼房。大土苗寨变身为集民宿旅游、徒步养生、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文明示范村,旅客纷至沓来。去年,寨子还迎来了外国旅行团。

从未有人违反“三个一斤”

修学校、通饮水、建办公室,大土村的一项项“大工程”在龙贵雄推动下纷纷落地,赢得了村民们喝彩,而村里的“小事情”,他也一点没落下。

家住大土村代家组孤寡老人潘小用,丈夫和3个孩子全部过世,只留下她孤身一人住在老旧房里。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龙贵雄年复一年地帮老人耕地、播种、采收。

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龙贵雄和乡亲们想了一个办法:树碑立约。而今,大土村在石碑上立下 “三个一斤”村规民约:村民不准擅自砍伐任何一棵树木和杂柴,烧火只能用自然干枯的柴禾;村民不准偷牛盗马及酗酒闹事、不尊老爱幼等,如有违反,当事人必须给全村每家一斤米、一斤肉、一斤酒。以碑为镜,近20年来,大土村从未有人违反“三个一斤”,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无案村”。

新闻推荐

理科超自招线133分征集志愿被“接住”

时报7月27日讯(记者曹莫)27日,省招考院发布信息,山东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文理类本科普通批、艺术类本科校考批、春季高考...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