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治愈书籍专治各种焦虑
近日,大冰和张嘉佳相继推出各自新作《你坏》和《云边有个小卖部》,预售期间便深受读者关注。这两本书的风格一如作家作品的既往,主打温暖治愈的动人故事。对当下的年轻读者来说,他们的焦虑需要被了解,也需要被安抚,青春治愈类书籍无疑是一剂良药。
温情且普通的故事引发共鸣
自称为“野生作家”的大冰,其作品的市场成绩不亚于很多所谓的“专业作家”,新作《你坏》预售10分钟销量8.6万册,30分钟突破11.8万册。《你坏》风格一如既往,依然讲述温暖的江湖故事。显然,书名里的“你坏”并不是真的坏,而是一种亲昵甜蜜的说法,书里的主人公“坏”得特别萌、特别暖、特别执着也特别让人心疼。每个人都有自己“坏”的原因,而且他们的“坏”正是读者的爱,说是“你坏”,其实是“你好”。
作家张嘉佳近日也推出了他的治愈系新作《云边有个小卖部》,虽然尚未正式上架,但也是预售火热,仅张嘉佳介绍这部新书的5条微博下已
经有评论累计数万条,点赞和转发数量更甚,足可见读者期待之热情。新作的主人公叫刘十三,平凡普通,故事横跨他人生中的15年,都是些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生活琐事,但哪怕是其中的悲伤,也是温暖的悲伤,不见凄凉。
无论是《你坏》还是《云边有个小卖部》,其宣传文案都在强调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这实际上是在向读者传递一个共鸣和共情的信号。比如《你坏》的文案中就写到:“他们和他们的故事,与恒河沙数的普通人和普通事一起,红尘历劫,构成有情人间。”《云边有个小卖部》的文案中则有这么一句:“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刘十三没 什 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尚未得到的未来。”
对读者来说,关键词“普通”十分具有诱惑力。它会拉近读者与故事的距离,使得读者相信书里的暖心故事,甚至产生代入感,认为自己也可以像主人公那样去生活,或者认为主人公其实是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
年轻读者的焦虑需要被安抚
近些年来,一部分青春治愈类书籍深受读者的欢迎,成为畅销书。比如大冰之前的《乖,摸摸头》《好吗好的》《我不》,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来等你》,苑子文、苑子豪的《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当大人》《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穿越人海拥抱你》等。
这些治愈类书籍,从书名便散发着治愈气息,将读者视为需要精神慰藉的对象。这些温柔的书名,营造了一种作家与读者的对话情境,好像一个过来人,告诉年轻的读者不要着急,慢慢来;也好像是一个同行者,跟读者说,我们都是一样的,你的问题,我也遇到过。
在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年轻的读者需要面对高强度的生存压力,一些网络大V和情感营销号又惯于贩卖焦虑,迎合年轻人的心理情绪。年轻人的焦虑需要被了解,也需要被安抚,对他们来说,这些治愈系书籍正是最能温暖人心的美味鸡汤。不同于专业的心理学或者社会学书籍,大篇幅的理论研究会对普通读者造成理解障碍,也不同于一些成功学书籍,内容中的亢奋因子痛快地刷过神经后便被迅速地遗忘,这些治愈系书籍不讲大道理,只讲平凡琐碎的小故事,却能让读者从中读到生活的希望,得到精神的慰藉。
与暖心大叔和知心哥哥谈谈心
不仅是故事和书名,在读者的印象中,这些书籍作者的形象也十分暖心。大冰常常在微博上表示要给他的大学生读者购买返校机票,去学校为学生举行免费的音乐会,最近他又发微博称要帮刚毕业工作正面临窘境的年轻人先交点房租。关于新书《你坏》,大冰还在微博上晒出了他与出版社方面力争为读者压低图书售价的聊天截图,更是让读者感受到这位作家的与众不同的贴心。
新书的宣传文案也着重强调大冰的这一特点,“这条山东汉子重信,一诺千金得像个古人——读者让他去南极写书,他酒后应允,酒醒二话不说就去了;他说要带读者去北极,他做到了,带着一个轮椅上的读者去看北极光,全部费用他掏”。
之前,张嘉佳因为电影《摆渡人》受到不少争议,但是他并未反驳。新书《云边有个小卖部》发布之际,他表示,“……只是想说,若是看不惯我,讨厌我,没问题的,你们所有的批评,都是我尚未做好的地方。只是请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为喜欢我的人,能多写一点,能多陪他们一点”。读者看了这样的话,可能会深受感动,认为他们喜欢的作家为了他们而“忍辱负重”,受了委屈也不辩解。
这种暖心大叔或者知心哥哥的形象,会相对弱化他们的作家属性,也会弱化其书作的商品属性。读者在购买他们的故事时,会或多或少地忽略掉这种购买行为本身,而更愿意将之视为对偶像的支持,或者是与偶像的一种精神交流。(记者江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钱欢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一看到这首《送别》,我们的脑海里就...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