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欧洲宇航员“许愿”:去中国空间站担任副驾驶

南宁晚报 2018-07-01 07:47 大字

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左)在中国参加海上生存训练德国航天员马提亚斯·毛瑞尔中外航天员合作无间我国航天员叶光富(前右二)在意大利参加训练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久前放出狠话,誓言要维持美国在太空领域的统治地位,他希望五角大楼能够创建出一个新的“太空部队”。媒体报道尤其提到,美国对中国在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感到警惕。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在欧洲的盟友们却不再紧跟特朗普的步伐——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6月27日报道称,欧洲航天局的航天员们已经开始了和中国的合作,他们期待和中国一同融入国际航空合作的大家庭,进一步加深中欧太空合作模式。

1 自述 中欧航天员同住同训练

事实上,在2017年的中国山东,来自欧洲航天局的航天员就和中国航天员一同训练了两个星期。参与训练的德国航天员马提亚斯·毛瑞尔和他的同伴、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佛蕾蒂告诉欧洲媒体,这段经历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毛瑞尔说:“我们一起训练,和中国航天员住在同一栋楼里,分享同样的食物,我们彼此之间非常了解,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在中国的感觉就像一个家庭。这与我在美国休斯敦的体验完全不同,在那里我自己租了一间公寓,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培训时间会和我的同事在一起。”

他们表示尽管其他航天机构也会发起类似的多国航天员交流训练活动,但是中国采取的方式更加彻底,他们可以帮助航天员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航天员表示,大家经常在一起吃饭、散步、交流业务。他们都非常愿意与中国达成进一步的交流合作,并且也都希望能来中国执行任务。

2 惊喜 对神舟飞船赞誉有加

毛瑞尔表示,当初报名与中国宇航员一起参加海上生存训练时,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形。“太美好了,很放松。”这名来自德国的欧洲航天局宇航员说,“我漂浮在救生筏上,仰望天空——我只需要来点音乐,就会有种在夏威夷度假的感觉。”

毛瑞尔的“惊喜”不只这些——当他参观神舟飞船,并进行模拟飞行时,“飞船尺寸让我惊讶”,毛雷尔说。它的直径比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要大,舱体高度更高,许多硬件设备也更为先进。例如,如果太空舱在海面着陆,神舟飞船的设计能让宇航员在出舱前将太空服换成救生服的流程变得更容易。“空间很大,甚至还配有可充气救生筏,这是联盟号上没有的。在俄罗斯进行海上生存训练时,你必须直接跳入水中,没有船——那非常寒冷而且更加困难。”

事实上,这并不是毛瑞尔第一次来中国。自2012年起,位于德国科隆的欧洲宇航中心便开始与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建立起联系。一年后,毛瑞尔访问北京训练中心,参观了中方的设备和模拟飞行器。

3 意外 学习中文已成必备技能

更令英国媒体没想到的是,欧洲航天员们竟然用中文在随后的研讨会上发表感言,他们的中文水平也令中国同行感到惊讶。

据欧洲航天员中心训练专家斯蒂芬尼·吉斯特介绍,学习中文已经成为这些欧洲航天员的一项必备技能,好几位航天员已经有三四年的学习经历了。他们正在争取能够成为首批飞往中国国际空间站的外国航天员。

而谈到中国的航天事业,宇航员毛瑞尔首先提到中国将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的神舟飞船。他认为神舟已经把飞船的硬件设施了解得非常透彻,所以可以将空间利用得非常完善,也为航天员提供了更多便利。

报道指出,中国全尺寸的空间站或将于2023年正式启用,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实验的重要基地,也将促进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4 合作 联合训练加深中欧理解

美国《科学日报》也同样注意到,美国不愿在太空与中国合作的同时,欧洲空间局在需要把航天员送入太空时却为自己保留了多个选项。

中欧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这次2名欧洲航天员来华参加训练,其实是中欧在2015年签署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关于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实施步骤》协议的一个组成部分,协议规定了中欧双方在2年时间内会互相派遣航天员参加彼此的航天训练活动。

一大批来自国内外的航天员都表达了未来他们与中国空间站的合作期望。中国现在已经掌握了探索太空的关键技术,并且在太空活动中也逐渐展现出成熟的姿态。

在英国媒体看来,欧洲航天局已经有23个成员国,而这次他们主动选择和中国这个新兴太空强国开展合作。这是为了通过联合训练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加深中欧双方的相互理解,为未来开展航天员之间的国际合作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模式。

5 愿景 在神舟飞行担任副驾驶

英国《卫报》称,中国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向国际社会开放中国空间站。这个项目可能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苏联的“跨宇宙项目”,当时来自同盟国(包括蒙古国、古巴、阿富汗和叙利亚)的宇航员都有机会飞赴苏联的空间站。“任何一个想让宇航员执行飞天任务的国家都可以通过联合国与中国取得联系,”毛瑞尔说,“不仅是欧洲人,还包括目前没有载人飞行项目的发展中国家。”

“欧洲在这场比赛中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媒体称,欧洲宇航员将持续在中国空间站进行训练,希望其中一名宇航员能在几年之后的飞行任务中担任副驾驶。“在联盟号上,左边的座位是副驾驶,所以我们向中方表达意愿,想要得到左边那个座位,”毛瑞尔解释说,“他们说,‘好,没问题\’……我们觉得这太容易了,直到我们意识到,在神舟飞船上右边的座位才是副驾驶。”

毛瑞尔希望,自己能在2023年前后成为首批飞赴中国空间站的外国宇航员之一。“我们需要找到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合作伙伴,我们需要最好的技术,”毛瑞尔说,“欧洲航天局是把中国带入国际太空大家庭的完美黏合剂。”

未来空间站任务

★长期在轨驻留 ★常态化出舱活动

★空间站在轨组装及维修 ★科学试验

宇航员培训科目

▲空间站技术、机械臂技术、出舱活动技术和医学等相关理论学习

▲适应性潜水训练

▲力量和体能训练

▲沙漠野外生存和出舱程序水下验证试验

■镜头

中欧航天员合练海上救生

2016年6月份,我国航天员叶光富就曾前往意大利撒丁岛参加由欧洲航天中心组织的相关训练。我国此次邀请2名欧洲航天员来烟台参加训练,也是一种礼尚往来。

2017年8月21日,16名中国航天员和2名欧洲航天员,在山东烟台附近海域圆满完成了海上救生训练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真实条件下模拟海上救生训练;同时这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参与到我国组织的航天训练任务中来。

据报道,这次真实海上救生训练开启了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新视窗”,以往我国神舟飞船的返航都会选择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地区。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载人航天器的对陆上降落技术掌握的比较娴熟;另一个则是四子王旗地区的无人安全区够大,而且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较近,更方便对返回舱进行跟踪观察。而海上返航对中国航天来说目前还是新鲜事物。

据报道,海南文昌发射中心今后要承担起我国多数航天发射任务,在小小的海南岛上要找到和四子王旗般广阔的陆上降落场显然是不现实的,辽阔的中国南海才是出路。而我国现在着手进行相关的海上救生训练,可以说是未雨绸缪外。

■人物

欧洲女航天员萨曼莎

意大利籍欧洲女航天员萨曼莎生于1977年,在欧洲乃至全世界航天史上都称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萨曼莎是意大利空军飞行员和工程师出身,本身就具有绝佳的航天素质。她既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航天员,也曾是欧洲航天员中不间断最长航天记录的保持者(199天零16个小时)。萨曼莎是在2009年被正式选定为欧洲航天局的航天员。她在迄今长达8年的宇航员生涯中参与过很多重要任务,也曾在国际空间站上和许多国家的航天员打过交道。有趣的是,海上救生训练对萨曼莎女士来说也是新鲜的头一回,能借中国提供的机会体验一把海上返航,对这萨曼莎乃至欧洲航天局都有着重要意义。

■链接

航天员向社会选拔 你也有机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正式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据了解,这一批航天员是专门为空间站任务选拔的,不要求必须具备飞行员身份,首次面向社会选拔,大学也在选拔范围之中。

本版文字综合新华社、中新、中广报道

新闻推荐

起底河南罗山“飞天大盗”:多是亲友结伙一趟最多得手十余万

罗山县发出针对“飞天大盗”株连三代的公告。胡华怎么也没想到,在电视剧才见过的“株连三代”差点落在了自己身上。这一切...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