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下月来省博看皇家宝物 遇见养心殿

山东商报 2018-06-20 14:22 大字

碧玉香熏碧玉香熏紫檀木边镀金竹林鹤兔图挂屏紫檀木边镀金竹林鹤兔图挂屏清乾隆款掐丝珐琅海水云龙纹笔架清乾隆款掐丝珐琅海水云龙纹笔架从紫禁城内乾清宫前西出月华门,为西一长街,月华门对面有一琉璃随墙门——遵义门。明清政治权力中心“养心殿”便坐落在遵义门内。这里,曾是清代八代皇帝的寝宫、曾是清代最高权力集中地,曾是著名历史事件“垂帘听政”的发生地。此次,山东博物馆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中正仁和——走进养心殿展”,将展出故宫养心殿相关文物242件组套。7月3日,山东博物馆将为大众再现养心殿,而养心殿真实模样究竟为何,皇家宝物究竟为何模样?记者焦腾

养心殿,清代八代帝王的起居之所

“此次展出,除墙壁为原样复原外,其他内部陈设,如家具、床被、香亭、牌匾等文物,都将带着它们的故事走出紫禁城,来到山东博物馆。此前参观故宫养心殿时,只能隔着玻璃感受,而这次养心殿来到山东,观众们能真正地走‘进\’养心殿。”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院落主体呈“工”字形结构。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分明间、东暖阁、西暖阁三大部分。后殿宽五楹,房屋一间为一楹。正殿与后殿之间有一条穿堂相连接。从清代雍正开始,养心殿便成为皇帝的寝宫。当然,养心殿的正殿明间也就成为了皇帝们的“办公室”,在此召见普通大臣,处理政务。

在养心殿明间内上悬皇帝亲笔御书“中正仁和”匾额,时刻提醒雍正为政为国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这也让后人看到了雍正的治国观念与自我勉励,由此,正殿又被称为中正仁和殿。

“从雍正开始,养心殿成为宫内政治中枢,匾上四字点明治国理政的关键,足见君王孜求治道。”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养心殿在政务中发挥的作用与军机处是密不可分的。军机处由雍正帝创建,位于隆宗门内北侧,与养心殿距离很近,便于皇帝随时召见军机大臣。当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军机大臣从隆宗门外的军机处走内右门进入养心殿。

清代还有相应的官员引见制度,新上任的中级以上的官员需要在养心殿接受皇帝的召见。届时,该大臣由其上级六部官员带领,六部官员从正殿左侧进入,跪在御座的左前方,被引见者跪在殿外台基上奏报自己的履历。

养心殿内除了皇帝励志传奇外,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清朝定制“明窗开笔”。大年初一凌晨,文武百官齐聚养心殿,由帝王在东暖阁明窗设案。皇帝将亲自点燃玉烛,先用朱色再用墨笔在纸上书写“天下太平”或“福”等吉祥字词,随后将吉字封进匣内,祈望政权稳固、国家安定。而后端起金瓯永固杯,饮下“屠苏酒”。

文物间的皇家气质

“此次展览将展出养心殿中的玉器、珐琅、陶瓷、文房、玺印等多个门类文物,共包含242件组套文物”,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其中,清代的掐丝珐琅为一大亮点。自清初宫内便设立了专门研发珐琅的珐琅作,康熙时期掐丝珐琅数量还不多、品种单调,到乾隆时期,工艺全面兴盛,并达到巅峰。“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有一条长达五千字的记录,非常详细地记载了乾隆帝如何从器形、大小、纹饰、布局、镀金等各方面对这组掐丝珐琅提出要求和修改意见,造办处珐琅作又是如何按照皇帝的意愿不断改进的”,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此次将展出乾隆款掐丝珐琅海水云龙纹暖砚匣、笔架、水丞,也就是原文房四宝中的三宝(镇纸佚)。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铜胎体厚重,造型规整,釉质细腻,镀金尤为厚亮。不仅体现了皇家气质,还展现了掐丝珐琅的工艺极境”,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暖砚匣从外观上看是长方形匣,下连铜镀金连珠如意云錾花纹底座。匣口处卡一铜制浅屉,内置二方极薄的端砚。“匣内可储热水或炭火,以防冬季砚内墨汁凝固,故称暖砚。”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暖砚的盖面和四壁均以宝蓝釉为地,掐丝镀金饰威猛的坐龙,周边环绕五彩祥云,底边饰海水江崖纹。座底中央凸起双龙,环抱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

笔架呈五峰山字形。器表以宝蓝釉为地,两面均饰双龙捧缠绕绶带的卍字符,有祈愿万寿之意,顶有江崖,底饰海水。铜镀金连珠如意云錾缠枝花纹底座,座底中央凸起双龙,中间有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

置于书案、用于贮砚水的水丞,呈圆筒形。盖镀金,阴刻五只不同姿态的祥凤与缠枝花卉纹。器表以宝蓝釉为地,掐丝镀金饰双龙捧缠绕绶带的卍字符,周围祥云缭绕,底边饰海水江崖。铜镀金连珠如意云錾花纹底座,座底中央凸起双龙,环抱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

此外,此次展览还将展出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重要陈列品宫扇、紫檀雕花甪端座与碧玉香薰、碧玉龙纹香亭、紫檀木边镀金竹林鹤兔图挂屏等。

新闻延伸

精品文物提前看

●“中正仁和”匾和诗文围屏

“中正仁和”匾为雍正帝御题,横匾木骨包锦边框,屏心镶锦边,上书“中正仁和”四字,中钤朱文“雍正御笔之宝”。屏风边座黄花梨木材质,三扇屏山字布局。屏帽及挂牙皆铲地线雕如意头为饰,中扇屏帽做双螭相对,两边扇上屏帽亦作出螭首。

●宫扇(一对)

宫扇由扇面和扇杆组成,扇面为菱形,扇骨从中间将扇面一分为二,下连接紫檀雕花扇杆。扇面由上下四层大小不一的孔雀翎羽状扇形结构装饰,最底部采用铜鎏金工艺,雕饰多个半圆纹饰排列组合成扇形,似孔雀展开的美丽颈羽,下接如意云头纹,云头纹正中有一高浮雕圆珠,似孔雀头。整个扇面孔雀羽翎展开如扇状,呈现孔雀开屏的华美景象。该宫扇置于养心殿明间宝座后两侧,是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重要陈列品和装饰物。

●紫檀雕花甪端座与碧玉香薰(一对)

甪(lu)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专蹲风水宝地,是吉祥之兽。甪端形状怪异: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此次展出的一对甪端是用碧玉制成,用作香薰。下方底座用紫檀木,紫檀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我国有关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记载始于唐代。

●碧玉龙纹香亭(一对)

此对香亭为铜鎏金重檐六角攒尖顶,重檐六角各缀铜铃。在明清两代的皇宫、园林、别墅的各正殿明间,都会有一组独特的陈设,即以宝座为中心,后有屏风,左右各陈设甪端、香亭等。这种陈设格局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此类陈设中,摆在左右的香亭必不可少,清代档案及文献中多称此器为“垂恩香筒”。每当皇帝升座时,香亭内点燃檀香木,香烟从香亭的孔洞内冒出,造成香烟缭绕、香气宜人的神秘气氛,由此借喻皇恩浩荡、垂及万民之意。

●紫檀木边镀金竹林鹤兔图挂屏(一对)

挂屏两件成对,紫檀木边框,四角钉錾花铜叶,框上装一对如意头铜倒环。边框起双阳线,线内雕卷草拐子纹。屏心装玻璃罩,罩下以铜镀金片捶迭成浮雕状,一件为竹林双兔、一件为竹林双鹤;屏心一角上各有李侍尧书御制诗一首。

新闻推荐

京东618大促期间山东下单额全国第四济南人“剁手”能力省内最强

本报6月19日讯(记者王鹏淇)记者从京东集团获悉,从6月1日0点到6月18日24点,京东各大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1592亿元。其中,出...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