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岛海草房 凝结古人智慧
在胶东半岛沿海地区,海草房是古代渔民家家户户居住的房屋,在红岛也不例外。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红岛的海草房已存留不多,现在仅在红岛街道宿流社区留存一处,历经百年依旧墙体牢固,充分展现古代渔民的生活智慧。
随着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海草房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在红岛街道宿流社区,这处留存下来的海草房与普通的民房并行排列,但明显高出一大块,灰黑色屋顶与外墙,与周围普通民房形成鲜明对比。
“在明代立村时,渔民们盖房子都盖这种海草房,这处海草房也有百年以上历史了。 ”红岛街道办原文化站站长李知林介绍,海草房最大特点就是屋脊高,屋顶陡峭,这是为了加快雨水下流的速度。此外,屋顶铺的海草要比屋檐长出一大块,同样也是为了顺水,让雨水尽量向外流,不易流进屋内。“屋顶铺的海草,既是渔民就地取材的需要,也有现代房屋不可比拟的优势。”李知林介绍,盖房使用的海草有很多种,没有具体品种要求,只要是长的海藻植物都可以,当这些海草被卷到岸边,渔民就会收集起来,清洗梳理之后再晒干、捆扎,就可以用来铺屋顶。由于这种海草含有大量胶质,用它们苫成厚厚的房顶,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
走进海草房,里面房间设置与常见农村房屋一样,进门有做饭灶台,左右两边是卧室,基本都保存完好。特别的是,可以看到土墙泥土中有些白点,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白点是细碎贝壳皮。李知林介绍,搭建海草房时,泥土中会掺杂一些贝壳碎片,一是为了防潮防水,二是为了坚固耐用。墙体中蕴藏的智慧不仅如此,海草房墙体非常厚,通常要60多厘米,而现在常见砖瓦房墙体只有24厘米厚,相差很大,因此住在海草房里可谓冬暖夏凉。如今,红岛街道宿流社区这处完整保存下来的海草房也已成为红岛历史的见证。
陈燕 摄影报道
相关链接
征集老物件听它讲“心事”
当时光渐行渐远,高速飞奔的信息化冲淡了久远的记忆,然而纵使时代变迁的风潮不断侵蚀着岁月的棱角,但每个时代的变迁总会在历史中留下了它的足迹。煤油灯、永久牌自行车、搪瓷茶缸、煤球炉子……老物件,见证一段生活,呈现独有民俗,更勾起些许回忆。 《今日红岛》现面向全区征集含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带有本土特色或民俗特征、能勾起人们回忆的老物件,只要符合条件,您家里的老物件就有机会在本报专版展示。征集热线0532-66966851。
新闻推荐
□记者刘一颖报道本报济南讯为加强山东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管理与服务,省文化厅近日制定印发《山东省社会艺...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