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孟晨近40岁时当上支气管镜“小学生”,为五千余名患儿保留完整肺部—— 以镜为枪,狙击重症肺炎

大众日报 2018-06-18 04:31 大字

□记者李振报道孟晨(中间手持支气管镜者)为患儿进行介入治疗。□本报记者李振

本报通讯员王昆

病床上,拿着玩具的男孩正和爸爸嬉闹,熟睡的婴儿露出甜甜的笑。外人很难想象,这些看上去活泼健康的孩子不久前都因重症肺炎被不同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

这里是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病房,全国疑难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汇聚的地方。超过70%的孩子从省外转院而来。刚入院时,他们有的憋喘严重,有的高烧不退,有的已经离不开呼吸机,被“连人带机”一并转来。家长们抱着最后希望奔赴济南,就是想亲耳从一位医生口中听到一句话:“孩子还有希望。”

这位医生就是孟晨。

孟晨是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主任,山东省第一位开展儿童呼吸介入治疗的医生。

对于孟晨来说,支气管镜就是她的枪。2003年,孟晨第一次拿起支气管镜。握着这杆“枪”,孟晨想到了一个困扰自己多年的疑问:为什么有些肺炎总治不好?

肺炎是儿童常见病,常规治疗方案是“升阶梯”用药抗感染。然而有的患儿打几天青霉素就能好,有的却总不见效,直到用到最高级的抗生素。有的还没等到用上高级抗生素,肺部就出现糜烂,不得不开胸切肺,甚至失去生命。

“镜子下去能不能找到答案?”揣着疑问,将近40岁的孟晨成了一名儿童支气管镜的“小学生”。

操作儿童支气管镜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正常儿童气道直径约五六毫米,部分早产儿最窄处仅有两毫米。最细的儿童支气管镜直径2.2毫米,进去就可能把气道堵住,医生只能随着呼吸间断性探查。这就要求操作手法兼具秒入气道声门的速度、一步到位的准度与不伤害气道的力度。当时孟晨还肩负着常规诊疗任务,只能把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练习支气管镜操作上。进修时,她工作日在北京学习,周末坐一宿夜车赶回济南做手术。长期高强度的训练,孟晨的操作技术日臻成熟,对重症肺炎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如果支气管镜确诊为重症肺炎,再慢慢‘升阶梯\’就晚了。”一次次下镜观察中,孟晨寻找的答案浮出水面。她提出支气管镜加“降阶梯”抗感染用药的综合治疗方案:支气管镜明确肺炎轻重,视情况进行内部清理灌洗;初始阶段给予最高级抗生素,病情稳定后再逐步降低等级。方案应用后,重症肺炎治愈好转率跃升至95%以上。2003年至今,孟晨团队支气管镜下治愈重症肺炎患儿万余例,其中5000多患儿得以免于肺部切除。

从普通儿科医生到呼吸介入专家,这是孟晨一个人的跑道转换,也是山东儿童疑难危重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从隔皮猜瓜式的诊断、大切口大创伤的外科治疗向精准化、微创化迈进的序曲。

挽救更多重症患儿的责任感激励着孟晨不断奋斗,攀登一座座疑难危重的高峰。肺脓肿、喉软化、撤机困难、心肺联合畸形……一路“升级打怪”,孟晨团队的业务能力快速提高,代表儿童呼吸介入最高难度的四级手术被孟晨团队变成常规手术,占团队总手术量的50%。

把难度等级练到最高,现在孟晨又有什么奋斗目标?“一个人、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有限的,我想让更多疑难危重患儿接受及时有效的救治。”这有赖于建立一个覆盖更多地区,上下紧密联动的诊疗系统。近年来,这项工作几乎占据了孟晨所有的业余时间。在她的不懈推动下,山东已有40多家医院开展了儿童呼吸介入治疗,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一般的三级手术由下级医院独立完成,更复杂的四级手术转诊给孟晨团队,分工协作、顺畅转诊的分级诊疗体系正在山东儿童呼吸介入领域渐露雏形。

新闻推荐

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举行现场评审 看老手艺,惊艳时光

非遗传人进行曲艺项目的技艺展示。记者潘炳实习生李浩男摄丝绸织就的5米长《清明上河图》、24色的琉璃鱼眼瓶、传唱千年...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