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举行现场评审 看老手艺,惊艳时光

山东商报 2018-06-16 13:33 大字

非遗传人进行曲艺项目的技艺展示。记者潘炳实习生李浩男摄非遗传人进行曲艺项目的技艺展示。记者潘炳实习生李浩男摄丝绸织就的5米长《清明上河图》、24色的琉璃鱼眼瓶、传唱千年的运河船工号子、历史悠久的民俗舞蹈虎斗牛……昨日,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评审会上,来自省内各地的170名传承人展示了百余种非遗绝技,惊艳四座。现场,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传统美术等十大种类齐聚,再现山东厚重的文化内涵。而更让人惊艳的不只是这些传统技法,而是在众多传承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已然有了新“活法”。文/记者寇建伟图/记者潘炳实习生李浩男

技惊四座的传承人

每一位传承人背后都是一个悠久的历史。

下刀如有神。四出戏、八仙人,一个个貌不惊人的葫芦上包含着世间万象。“这是我爷爷的爷爷刻的,已有百年历史。”聊城梁水镇大杨庄村杨咏梅指着一个蝈蝈葫芦说。这是经典的四出戏作品,四个人物环绕蝈蝈葫芦而刻,刀法细腻娴熟。

杨咏梅从16岁开始雕刻葫芦,到现在已有二十余年。“小时候就喜欢,但是爷爷不教,说传男不传女。妈妈支持我,用自行车条仿照爷爷的工具打磨了一把刀,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蝈蝈葫芦上刻了四个金陵十二钗中的人物。爷爷看了说,嗯,不错,学吧。当时爷爷做葫芦忙不过来,做完了,要去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卖,就让我打下手,就这样开始了雕刻之路。”

真的刻起来才知道,其实,爷爷并不是真的想“传男不传女”,而是因为刻葫芦很辛苦,“女孩子力气小,刻一个葫芦,手至少磨俩泡。”

现在杨咏梅不仅继承了爷爷的技法,从以前一个四出戏用一周,到现在只用两天就完成;也继承了爷爷留下来的雕刻工具。几十把有年头的刻刀,都是以前铁匠纯手工打造的,“现在都买不到了。”

不同的是,所刻的内容越来越多,“四出戏、八仙人、武松打虎、吉祥图案、花鸟虫鱼等,还将雕刻与烙画相结合,让葫芦雕刻有了更多的创新。”杨咏梅说。

鲁锦,又叫东昌古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粗布。

56岁梁平面前一摞花色各异的鲁锦制品,古朴自然,有第一次学会织布就给母亲做的衣服,有结婚时自己织的床单、包袱带子,有年代不同织法也不同的床单等。“从前期纺线、上色、螺线、织布等,均手工制作,环保。”

鲁锦历史悠久,自明清最盛,虽然经过机械化的洗礼,纯手工技艺却传承了下来。“因为手工的环保,很多花形机器是织不出来的。”

博山是中国琉璃之乡,有据可考的琉璃生产史可追溯到元代。孙云毅、孙云浩两兄弟的远祖从业琉璃,孙氏家族成立“和顺炉”烧造琉璃料器。哥哥孙云毅在古方基础上成功恢复“鸡油黄”烧制技艺,人称“孙氏鸡油黄”。弟弟孙云浩参考美国一位大师的花瓶作品,融入博山元素,最终经过四个月的研发,制作出惊艳四座的24色琉璃鱼眼瓶。

……

这些作品和传承人都只是昨日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评审会上的一个缩影。当日,共有来自省内各地170名传承人展示了百余种非遗绝技,门类更是涵盖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和传统美术等十大种类。

老手艺,新活法

“永远干下去,传承下去。”杨咏梅说。

杨咏梅现在有5个徒弟。日常除了自己刻葫芦,研究失传技艺“扎花”,还让传统文化进校园,教学生雕刻葫芦。

让她高兴的是,“政府特别支持非遗传承,搭建平台,每年组织葫芦文化节,全国各地喜欢葫芦的都会来,面对面交流,销售,扩大了东昌葫芦雕刻的影响力。”

梁平想的是如何赋予鲁锦更多的内涵。

比如传承。2014年她成立鲁锦技艺传习所,在里面摆放了6台机器,供大学生和市民体验,工人也在那里织布,做床单、衣服。

比如扶贫。“专门找了一个扶贫村,在东昌府区家门口,我把4台机器放在村里,村民没事就过去织布,我帮忙卖。”

比如创新。“从去年开始向文创产品发展,布包、各式标签架、铅笔盒、做年画等,有了创意的鲁锦卖的价格也会高一些。”

梁平还想做个鲁锦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鲁锦历史。

而博山的孙氏兄弟,如今的琉璃制作已愈加成熟与精致。“现在与故宫合作,做限量版作品,比如鸡油黄手链、鸡肝石瓶、佛像、文房四宝等。”

这些做法都是让参与评审的专家惊喜的地方。

“一个现实是,很多技艺与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一些跟生活方式相对应的生活技艺也面临失传。现在都说让老手艺活起来,不能到我们这一代就没了,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与市场结合起来。”专家评审、山东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说。

“所谓传承,就是需要老的传承人带年轻人。从今年的现场可以看到,今年非遗的门类和人数是最多的一年。很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有的传承人已经是第五代,说明传统技艺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可以彰显社会对民间艺术家们的认可,让他们有示范作用,并带动周边的人,从而促进民间技艺的发展。”王衍良说。

新闻推荐

警惕违规办宴的猫腻:有干部化整为零 分4次为女儿操办婚宴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采取一系列举措对党员干部大操大办歪风加以整治,取得一定效果...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