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让生命开出美的花 ——连云港路小学家校社共育探析

日照日报 2018-05-19 06:30 大字

一所小学,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立足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开动教育智慧,在家校共育方面探索出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成为全市乃至于全省一个响亮的教育品牌,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一个教育品牌的形成,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实现的,除了汗水和心血的付出,更多的是对教育智慧的开掘。让我们走进这所蓬勃发展中的学校——— 连云港路小学,去探寻蕴藏其中的教育智慧。本报记者 田文佼

教育的根在哪里?在家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基于此,连云港路小学从教育的规律和本质上寻找源头,确立了“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围绕“家校共育故事会”这个中心,在校长安茂盛的带领下,舞起“家校共育幸福未来”核心课程这个龙头,打造德智家长、文明社区这个龙身,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个龙尾,探索形成了“基于提升生命质量,构建开放、融合、共享的教育模式”,实现家校共育的深融合,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教育幸福。

舞起龙头,构建“大平台”

故事是有力量的,无数生活中的小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连云港路小学选取了有情节、有温度、有启发性的教育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还原教育场景,阐释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发掘生活中的教育艺术,唤醒家长的教育自觉,增强教育智慧,从而达到了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家庭教育故事会”已连续举办20余场,场场爆满,气氛热烈。一批优秀家长成为故事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走上前台讲故事,参与故事的感言或评论,产生了良好的共育效应,增强了教育合力。

伴随故事会,学校适应家长的需要不断拓展新的领域、提供平台。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各行业家长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学校成立“家长义工组织”,成立“家庭教育俱乐部”;以社会人士和企事业优秀人员成为学校社会课程的重要主体,开设“百科大讲堂”;为实现家庭互相对接,进行家庭文化交流,创建“窗外风景”研学课程;为培育德智少年,用中国精神涵养生命,创建“成长的音符”仪式课程;为促进家庭建设、培育优良家风,实施“孝道善行”德行课程;为用传统文化的精髓点亮学生的心灯,开发“悦读悦成长”共读课程;为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友好关系,建设“情在信间———牵手两代人”亲子课程。

28门课程,每门课程都体现国家课程为主,融合进学校文化的特质,初步构建起了以“家校共育故事会”蓝色课程群为主、以红色仪式课程群和绿色生命教育课程群为辅的“家校社共育幸福未来”课程群。

握紧拳头,奏响“大合唱”

随着研究和实验的不断深入,该校认识到,家校共育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拓展。要拓展,就需要整合和调动社会优质资源的支持。为此,学校成立了“家校社共育幸福未来工作委员会”,由项目组成员与部分优秀的、具有一定教育理念的家长组成,建立工作章程和制度,致力于两支队伍的建设。

培养“家长式的教师”。通过自主申报课程项目、成立研究团队,撰写课程项目纲要和一年实施计划,举办课程答辩论证会,确定项目和项目主持人,稳步推进课程实施来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安排教师参加省市、全国家庭教育培训,走出去学习,不断为教师注入源头活水。聘请省市专家教授为教育顾问,提升教师指导家长教养知能水平。加强科研引领,申报省家庭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组织和引领骨干教师完成正在出版的《山东省家庭教育调研报告》,参与完成《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家庭学校指南》和《山东省家长知能提升手册》(小学版),编写和录制完成省教师远程教育资源优质课程《尊重儿童的权利》,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培养“老师式的家长”。在《日照日报》开设专栏“安茂盛谈教育“,在日照电视台开设“大家论教”,利用大众网、山东24小时手机客户端亲子版块等媒体平台,向家长推送专业阅读知识。征集家庭教育小故事,由专家分析、点拨,引导家长记叙教育故事。通过录音形式整理,让家长自己读自己的教育故事,听自己的教育故事,感悟自己的教育故事。学校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定期向家长推送教育知识,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见证学校发展历程,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提高家长教育理解力、行动力。以家庭教育内容研发为基础,以学校需求和家长需要为出发点,构建一套适合家长需要的在线家庭教育研发体系和运行体系,实现了家庭教育一站式教育、咨询与服务。双线并行,提高了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满足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需求,构造了一条充满教育正能量的“金项链”,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幸福人生。

家校共育的全面深入推进,为连云港路小学赢得了教育硕果,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该校先后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 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成为日照市义务教育阶段唯一“双基地学校”;形成了“基于提升生命质量,构建开放融合共享的教育模式”;获得山东省政府表彰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日照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日照市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开发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开发区青年文明岗”等20多项荣誉。 

新闻推荐

获奖项目展现山东创新力量 “十强产业”成最大赢家“80后”闪耀创新舞台

□本报记者王亚楠本报通讯员刘中合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强,则经济强。5月17日,全省科学技术奖...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