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中医少年们,现在过得好吗
[摘要]寻访曾经的中医少年班
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名声在外。很少有人知道,山东中医药大学也曾经办过少年班,专攻中医。
“少年学医在泉城,书声琅琅震寰中。”看似寻常的诗句,诉说的就是这段佳话。 1985年至1987年招了3届,一共147名学生。当年为什么办这个少年班?曾经的中医少年们,现在过得好吗?
从娃娃抓起的中医少年班
张奇文老先生,当时任山东中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前身)党委书记。83岁高龄的他,退休后回到老家潍坊“沉潜社区,问病乡里”。 “一老一少”,是他平生最欣慰的两件事。“一老”,即主编了《名老中医之路》一书。 “整理他们的成才经验时,发现绝大多数名老中医都是少年就开始涉足中医。 ”
由此,张奇文萌生了“一少”的念头,即开办少年班。在14岁至16岁之间、成绩优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引来众多少男少女竞相参与选拔。
少年班停办30年后回头看
就餐有专门食堂,早晨6点跑操,晚上统一自习,大声背诵中医经典,构成了少年班学生的特色生活。
87级少年班学生曲夷说,少年班学制8年,预科3年学习高中全部文化课,加上中医经典串讲,背诵 《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等,强调要学好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本科5年与普通班相比,更加强化中医经典课程学习,延长临床实习期,增加专科定向实习。“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张奇文强调知行合一、重在实践。
少年班培养效果如何
2016年秋,张奇文去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85级少年班学生丁霞招呼3个年级在京的学生,一时聚了20多人来看他。看着这些当年睡觉还蹬被子的孩子,如今成了北京各大医院、高校、研究机构的骨干、负责人、带头人,张奇文十分欣慰。
丁霞一口气读到博士毕业,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她与87级少年班学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赵琰向张老表示感谢:“没有您当年的努力,就没有我们这些人的今天。 ”
学校对三级少年班进行追踪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毕业生成为优秀的中医人才。
尽管中医少年班停办,山东中医药大学探索的脚步却没有停止。停办少年班10年后酝酿设立的传统中医班。曲夷,这位昔日的少年班学生,接过上一辈老师的接力棒,加入传统中医班学生的教学培养行列。 刘成友
新闻推荐
(上接1版)以实干和担当创一流业绩,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产值在3年内实现了50倍的爆发式增长。公司的“超低温空气热源泵研发与应用项目”在会上被评...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