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拜孔子求考研通过,你们考虑过孔子的感受吗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12-29 13:37 大字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各地开考。为保佑考试顺利通过,山东农业大学的考生们把目光投向了校园里的孔子雕塑,他们在孔子雕塑上摆满了各种吃的,密密麻麻连头上都没有放过,苹果、橙子、薯片、饮料……琳琅满目,有人还给孔子写了 “求过信”。 (齐鲁晚报官微12月25日)

每逢重大考试,“花式祈福”总是媒体少不了的报道内容之一。比如高考期间,送考妈妈们会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家长会给孩子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希望孩子考100分;淘宝甚至推出了“VIP智商充值卡”2“挂科险”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产品。

有需求就有市场,强烈的考试求过的心态,催生了各种安慰式的商品和服务。买了“智商充值卡”就能智商暴涨吗?妈妈穿身旗袍就能帮孩子考高分吗?相信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当真吧!但为什么还有市场?因为焦虑是最好的营销手段,而“仪式”则是最简单易行的心灵安抚法。

近年来,“仪式感”成为网文爱用的热词之一,似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能与“仪式”扯上关系。那么,到底什么是“仪式”?范?根纳普在《通过仪式》中说到,仪式的作用就是 “使个体能够从一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境地”。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仪式给自己一个确定性的保障。具体到考试的“花式祈福”来说,就是用很小的成本,换取一个重要的保障。

拜祭一下孔子能费多大事呢?无非是买点零食再花上一点点时间而已。祈求的却是考上研究生这样足以影响人生的重大事件。因此,即使明知这未必能实现,但只要能在心里罩上一层安全的幻纱,很多人也乐此不疲。

从这个角度来说,“仪式感”对人心的安抚,主要是制造一种确定性的想象,其作用类似于安慰剂。但是,人生实苦,很多时候我们靠什么来足够相信?也许就是心里的那一点执念吧。在人生的重要关头,能做到泰然自若、闲庭信步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即使是安慰剂也有存在的价值。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能够理解“花式祈福”的考生和家长们。

明白了 “花式祈福”仅仅只是“祈福”,才能不会沉溺在“福”的幻觉中;明白了仪式只是仪式,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用一些方式适当地舒缓一下情绪,是心灵必要的休憩,当然无可厚非,但这并不能成为生活本身。因为说到底,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替代脚踏实地的奋斗。 摘自《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复旦牺牲教授妻子准备捐出全部赔偿金,她说:“在我心里,你永不会远去”

据《人民日报》微博12月25日报道今年9月25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