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葫芦响梆梆 民俗采风
刘甲凡早些年,庄户人家的日用品,好多都是自给自足:高粱秸秆用来做屋笆或囤粮食的围萡;帚高粱用来绑扎炊帚和扫地笤帚;黍子(黏性谷)秸秆用来绑扎扫炕笤帚;谷子秸秆,是喂牲口的上等饲草……这些农作物,生产队每年都要有计划地播种一些。点葫芦,就是专门用来播撒这些小籽粒作物种子的家什。
点葫芦大都是庄稼人就地取材自制的,由葫芦头和筒子组成。葫芦头有用木板拼成方形的,也有用小铁桶改装的,但大多还是用自家种的瓢葫芦。选择底部平整、形状周正、大小适中的,在上部侧面开一个鹅蛋大小的圆孔,掏光里面的葫芦瓤。点葫芦的筒子,有的是竹竿做的,有的是向日葵杆做的,中间打通使种子能顺畅地通过。最常见的筒子是用笔直的杨柳木或梧桐木做的,直径盈握,长度1.5米左右。用刨子把上部三分之一部分刨平,中间用圆凿剔出3厘米的U型凹槽。筒子的前端要留堵头,插入葫芦里面那部分穿过葫芦露出把手即可。凹槽的上部用薄木板做盖,最前端留出约五六厘米的凹槽不封盖,名曰天窗,在上面横着绑一截细圆木棍,再用几根木香粗细的蒿子杆编成篦子绑扎在上面,篦子的疏密可根据种子的粒径随时调整。接下去,还要选两根顺直的帚高粱空壳穗子,前端用剪刀剪齐,顺着筒子方向绑扎牢固。这叫点葫芦苗子,前端的宽窄可随时调整。它的作用就是使种子撒得均匀,疏密一致。最后,用布和浆糊把葫芦头与筒子的衔接处黏贴严实,一个点葫芦就做好了。
还有一种没有葫芦头的点葫芦,是用种子袋来代替葫芦头。种子袋就和战争年代军人身上背的炒米袋子差不多,长长的,直径约七八厘米。种子袋的下端连接在筒子的上端,筒子的制作与上述制作方法相同。播种时,农人把种子袋套在肩头,边走边敲,种子随之徐徐地往筒子里淌。与葫芦头比较起来,用袋子装的种子能多一些,适合于远距离的地段播种,操作也更轻便些。
手持点葫芦的都是些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开始播种前,在地头把种子装进葫芦里,然后用一只手捂住天窗,慢慢将葫芦头抬高,让种子灌满筒子。再把筒子对准开播的垄沟,找准倾斜角度,就一边迈着轻盈而均匀的步子,一边有节奏地用小手指粗细的点种棍“梆梆梆”敲打筒子。种子通过篦子蹦出来,落在点葫芦苗子上,再均匀地扩散开撒进垄沟里。
生产队每年只播种少量的高粱、谷子,点葫芦很少有露脸的机会,因而每次总会吸引一大群好奇的孩子围观。每当这个当口,那些老把式们也总会使出浑身的解数———腰板挺得笔直、两眼直视前方、迈着均匀的步幅、木棍有节奏地敲打、手腕有规律地抖擞,这一切,就如同表演节目一般,每每都令孩子们艳羡不已。
记得我们村使用点葫芦的第一把高手是老璋爷爷,他操作点葫芦不仅麻利、洒脱,播下的种子疏密一致,等到庄稼间苗的时候,会省下不少力气。同时,还比其他人格外节省种子,别人播种一亩地用的种子,他能播种三亩地。他的好手艺名声在外,每年春天十里八村都会有不少人家找上门来央他去点播高粱或谷子,有时候要排着号等上好几天。
1947年春天,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家乡作为老解放区,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去支援前线了,所有的土地只能由老人和妇女勉强耕种。那时候,山区播种高粱和谷子的面积还占很大的比例。于是,村干部就特意把璋爷爷留下来,要他拿出十二分手艺把好播种这一关,以求苗全苗壮、节约劳动力。璋爷爷果然不负众望,播下的高粱和谷子疏密适中,几乎就不用间苗。可惜,合作化的第二年,璋爷爷在锄地的时候,不慎被芦苇的尖尖把脚捅破了,引发破伤风去世了。打那儿以后,村里人再没见过像他那样出类拔萃的点葫芦的高手。
点葫芦制作简单,又很实用,就这么一代代传承下来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不见了踪影。近两年,笔者几乎走遍了牟平的每一个村落,只是在王格庄镇一户人家的闲房里发现一个,葫芦头都已经破碎了。这户人家的老哥哥还告诉我,由于播种时不但要用小棍子敲打筒子,手中的筒子还要不停地嘚瑟(抖搂)着,因此,点葫芦也被叫作“嘚瑟穷”。想一想,挺形象。
新闻推荐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十三五”时期山东将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使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近日,山东省出台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