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热爱书法尤擅行书

潍坊晚报 2017-08-27 10:34 大字

于普源光绪壬寅年所作四联楷书作品。于可安提供于适书法。于可安提供于铭书扇面。潍县自古文风昌盛,历代出了不少书香世家,但至今仍能做到“诗书传家”的家族却不多,而于普源书香世家代代传承,十分难得。其祖父、父亲,在书法上都颇有造诣,于普源耳濡目染,热爱书法,潍上社会名流皆乐于与其切磋交流。其子、孙继承家学,在书法方面有一定成绩。

于适墨宝传世少全部作品赠板桥

追溯家史,于普源的七世祖于适《潍县志稿》载:于适,字肇诜,监生,山东潍县人。清康熙年间著名书法家,其作品书宗钟(繇)、王(羲之),笔力雄健,人称“北海三俊”之首。家族城南祖先墓茔中的碑刻,多半由他书写。

相传郑板桥莅潍赴任后,一天路过此墓茔地曾下轿步入,寻视碑刻,见到于适所书的碑刻拍手大呼:“佳,大佳!”再看他人所写碑刻,遂曰:“多为平常之作。”

于适曾为东岳庙书有“发育万物”匾额,乃仿黄庭坚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郑板桥一天到东岳庙游玩,见到“发育万物”匾额,知是于适的墨宝,备加赞扬。僧人请他题写匾额悬挂于庙堂,板桥自愧弗如曰:“余字多逊于君。”婉言谢绝。“故郑宰潍七年,而东岳庙无郑字。”

另谓郑板桥来潍时,于适已去世。他曾亲往于家祭奠,并向于家人索要于适遗墨留作纪念。家人将其所有作品全部给予。所以,于适家中今日无一件墨迹遗存。于适的墨迹,不仅在于家没有存下一幅,即使潍县城内也极为罕见。《潍县志稿》第三十卷收入了于适为关帝庙书写的“神威远震”匾额的拓本,可一睹于适书法艺术的风采。

书家诗话赞功力十笏园中会名流

于普源工隶书,擅行书,尤以楷书为佳,其汉隶苍劲有致,行书飘逸潇洒,大楷笔力雄健,小楷古雅峭拔,有《艺林小咏》传世。潍县书画名家陈寿荣在《潍城文史资料》上撰文《潍县书家诗话》,对其倍加赞扬:于普源……善行书,得赵体之潇洒灵活。

于普源晚年威望颇高,被十笏园主人丁毓庚视为贵客。当地社会名流、乡绅如清末御史陈恒庆、清末翰林梁文灿、清末知县陈怡馨及杜佐宸、张树芬等人也都乐于与他切磋书法。于普源的许多作品都出自这个时期。

近几年潍坊先后发现了于普源的多幅书法作品,如:“语为吉祥滋厚福,心缘敬慎履亨衢”“宅近青山同谢眺,门垂碧柳似陶潜”“翠痕满地初生草,红气通林欲放花”“聪明莫如糊涂好,苦恼翻纵自在生”(对联)及网上发现的四联楷书作品。

上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古书画鉴定家刘九庵在青岛市博物馆鉴定古书画时,发现了一件谭云龙画的《竹石图》,图中有谭云龙、于普源、陈恒庆的三段题跋。于普源的题记曰:“三绝郑燮孰与俦,潍滨谭氏足风流,工师解学才人笔,不让前朝仇十洲。”又曰:“谭云龙(字)子犹,乾隆时木工也。所仿邑侯郑板桥先生书画、款识、印章均伪托逼肖,赏鉴家几莫辨其赝鼎。此竹石画帧,乃其自书本款之作,为(丁)星甫表叔所得,属为题识,爰成一绝,以博一噱。”

行笔运笔不守旧于家代代传墨香

于普源家中几代人都有著名书法家。于普源的父亲于铭书,字宝泉,号润斋,又号榆园居士,邑庠生。是清代潍县文学名人,著名书法家。曾经从于祉(书画家、诗人)学书,深得前辈书法之妙。于铭书从小爱好书法,老师书写时他就为老师铺纸研墨,细心观察老师写字时如何运笔、行笔,书艺大有长进。老年益圆健活泼,偶仿刘墉,真伪莫辨。于铭书的书法别具一格,主张创新。过去的书法多是讲规规矩矩,四平八稳,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但于铭书却提出字要有窄行与宽行的区别,这样才有美感。

于普源的儿子于庆菡(1902—1960),字荷生。青年时代即受过良好的美术教育,先后就读于济南美术传习所、山东美术研究所等。国画、西画俱佳,书法造诣深厚,尤以楷书见长。解放后于庆菡从事教学工作,曾为北门大街小学题写校名,雕刻于学校大门之上。

于普源的孙子于可安秉承家学,主攻国画、年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美术家协会一届、二届驻会副主席,曾代理潍坊市书法家协会一届秘书长。

本期部分资料来源于《潍坊文化三百年》《潍城文史资料》

本期图片为资料图片(署名除外)

新闻推荐

“中国扎西德勒网”正式开通,系首家西藏特色文化电商平台

2017年8月26日下午,“中国扎西德勒网——西藏日喀则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开通仪式在西藏日喀则市乔穆朗宗宾馆会议室举行。建设开通“中国扎西德勒网”,是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