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推动气象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气象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

青岛早报 2016-11-08 00:00 大字

规划中提出进一步健全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加快建设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成立市、区(市)两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完善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

推动气象服务融入 “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优化海洋气象综合监测系统,提升海洋精细化格点预报水平,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完善上下联动、畅通高效的市、区(市)两级海洋气象应急保障运行机制。针对海上搜救、浒苔处置、海上溢油等海上应急事件,完善涉海应急事件处置气象服务预案。加强与海事、海警、海洋与渔业等涉海部门的紧密联系,不断完善由各涉海部门参加的海洋气象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精细化的现代海洋气象业务系统。在涉海部门和企业建立海洋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实现海洋预报预警信息的无缝隙覆盖,全面提升海洋气象服务综合保障能力。

建智能农业气象分发平台

通过对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网的评估、优化调整和补充,建立针对性、代表性、时效性、准确性比较高的专业化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提高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基础支撑能力。加强农业气象实验基地的试验、观测能力建设,提升技术示范、成果推广水平。依托格点预报技术,基于现代农业气象预报、评估等技术,结合农业气象指标,建立多时效、定量化的精细化现代农业气象预报平台,提高专业化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利用互联网和云平台技术,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智能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分发平台,针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提高信息化、多元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信息服务产品共享水平。

提高雾霾沙尘监测预警水平

面向生态青岛建设需求,规划提出建立环境气象观测、预报预警、影响评估有机衔接的环境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面向大气污染防治和公众生产生活需求,提高雾、霾、沙尘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加快提升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大气静稳指数、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开展环境气象影响评估及环境气象健康风险预警。强化环境气象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和专业化数字预报系统建设。

完善人工增雨示范基地

规划计划全面推进市、区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完善山东半岛人工增雨(雪)示范基地建设,建成空中云水资源综合监测平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景可视监控平台、增雨飞机空地通讯平台,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以保障粮食和农林经济作物生产、生态环境改善、森林防火作为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的重点,积极做好增雨(雪)、防雹等重点作业服务,探索推进消雾、消减雨等试验研究与成果应用。

天气预报将每小时发布

规划还要求提高站点预报准确率,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92%、最高气温≥82%、最低气温≥85%,居全省前列。提高天气预报时空精细化水平,全面实现青岛地区格点化天气预报,建立青岛地区陆地和沿岸5公里、海上10公里、关键区域精细到1公里、72小时内逐1小时的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落区格点预报业务体系,为青岛市城市、农村和海洋气象预报服务提供精细化产品支撑。提升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能力,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提高到30分钟以上。

完善气象观测网络

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网。人工值守气象观测站实现升级换型,增加云量、云高、天气现象、日照自动观测仪;增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改造移动X波段天气雷达,形成综合的高空探测体系;探空站建设自动放球系统;更新区域自动观测站;增加称重和能见度观测,填补冬季雨量和能见度观测空白;完善雷电、环境、交通等专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

本版撰稿 记者 原野

新闻推荐

青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6%,青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6%

昨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排水管理处获悉,随着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顺利通过环保验收,全市已经建成并运行了总处理能力为192万吨/日的24座污水处理厂。环胶州湾形成了完整的污水处理体系,城市污水...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