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群里有消息,“秘书”帮传达 各社区开展创新线上工作,群聊模式广受居民喜爱

半岛都市报 2016-11-16 00:00 大字

山东路社区学雷锋奉献日活动现场。

伊春路社区工作群。[看家园变化]

文/图半岛记者尹昊

在社区工作中,线上工作模式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许多社区都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楼长微信群”、“党员微信群”等。本期“眼中的社区变化”栏目,记者带您走访西吴社区、伊春路社区、山东路社区,一起看看“微信群”都为社区增添了哪些工作便利。

西吴社区“楼院群”拉近邻里关系

在社区中,微信群不仅为居民们提供了聊天、休闲的平台,更是被应用到了社区工作中,因此,社区工作群、社区楼长群应运而生。在西吴社区内,楼长们更是把微信群的作用进行了升级,建立起了使用方便,深受居民喜爱的楼院群。

“其实这微信群在我们楼长群体中使用有一段时间了,大家不仅靠它来交流工作,还能娱乐聊天,楼长们对这种新的工作模式都很喜爱,因此我们便开始有了建立楼院群的念头。”说话的是西吴社区楼长宋玉华,从事楼长工作已经整整10年的她,非常了解社区工作的繁琐与复杂,而自从社区建立了“楼长群”,许多工作都变得简单又便捷,而由她建立的西吴社区49号1号楼的“楼院群”,更是成为她与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

“以前需要挨家挨户跑工作,如今只要一个消息大家都知道,相对的居民有什么问题还能及时反馈到群里面,不仅邻居们能够一起出谋划策,我还能第一时间汇报到社区居委会,大大节省了帮助居民解决问题的时间,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宋玉华说,除了工作上的便捷,“楼院群”更仿佛将自己与居民的心连在了一起,通过群聊的方式,许多居民都与她成为了好朋友,而邻居之间更是亲如一家人,这种快速团结楼院居民情感的效果,是其他工作方式所达不到的。

伊春路社区老头学微信,老伴当秘书

“确实,‘楼长群\’、‘楼院群\’是社区创新工作的一大亮点,但对于在社区工作多年、年龄较大的楼长们来说,如何让他们快速掌握这新的工作方式,咱们社区有特殊办法。”伊春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梁瑛介绍道,由于社区楼长群体有一百余人,且楼长们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想快速接受这新颖的线上工作方式,有一定困难,除了传统的统一教学方式外,居委会还发动楼长家属,手把手教自己的老伴学着“聊微信”,梁瑛说:“我们教课的时候,都是邀请楼长携老伴参加,许多家属比楼长学习得还要快,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可以自己在家研究怎么使用微信,家属们还能积极充当起‘秘书\’的角色,参与到社区工作中。”

今年80岁的卞寿华是伊春路社区的一名楼长,由于年级较大,想要快速掌握微信群的使用方法较为困难,因此老伴王爱华则充当起了“秘书”的角色,一边帮着“老头”学群聊,一边传达群消息,老两口互相搭配工作,很有乐趣。“多亏了我老伴不厌其烦教我用微信,否则我到现在还学不会,不过这种新的工作方式确实有效,不仅给繁琐的社区工作增加趣味,还能让老伴也参与进来,帮着我一起管理楼院,收获可真是不小!”卞寿华说道。

山东路社区群里发预告,居民齐响应

“快看群里有消息了,社区有活动,大家积极参与呀”……在山东路社区的“群”中,不仅会有各类社区工作信息、聊天唠嗑消息,还时常会有社区活动预告,山东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孙英华介绍道:“由于社区里的微信群很多,我们工作人员也开始尝试发布活动预告,并通过‘楼长群\’、‘党员群\’进行发布,而楼长、党员们又会在各自楼院的微信群里进行转发,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让社区活动质量越来越高。”

11月11日上午,在山东路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学雷锋奉献日”活动中,许多热心的社区居民和楼长党员都参与其中,而他们多是通过微信群早早得知的活动预告,并三五成伙地提前报名参加活动。“这种居民积极参加活动的现象,得益于微信群聊及时快速的传播效应,相比于过去传统的活动通知,省去了工作时间,还增强了传播速度,一举两得。”孙英华说道。

新闻推荐

八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提标准

半岛记者李峰通讯员吕岩宋培廷报道本报11月15日讯记者日前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按照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鲁民〔20...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