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龙泉马家都礼堂
中国的建筑发展到清末民国,融合了许多西方国家的风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则更多地融合了前苏联的风格,俗称为“苏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
国广大城市和农村产生了大量前苏联风
格的公共建筑,在胶东地区农村也保留了不少,多是礼堂、供销社等。礼堂,主要用于集会、观看电影和演出活动。新中国第一次礼堂兴建高潮,出现在建国初期。而“大跃进”期间,单位不论级别,村镇不论大小,都上马了礼堂工程,热度一直维持到“文革”时期。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牟平龙泉镇马家都村的大礼堂。马家都村的礼堂,建于1969年至
1970年,坐东朝西,东西长31.8米,南北宽11.7米,建筑面积370平方米左右。礼
堂全部采用当地产的浅黄色花岗岩建
成。大门在西面,门前七级可以三面上的传统如意式石条台阶,西面正立面呈“山”字形,两侧低,中间高,南北两边各五级台阶式层层递进,两边的最低点离
地6.7米,中间最高点10米。
整个山墙中间台阶正对应的,是两扇对开红漆木门,大门上方一块外探水泥板做门檐,门一边一个窗户。大门两边,各有一个石头砌的出墙的立柱,与南北两侧的总共四根立柱,组成西立面的视觉支撑。大门左右两根立柱旁边,各有一个圆形通风口,立柱上方墙面为水泥拉毛工艺,最上方山尖部分,有一圆圈,中间一个红五星,两边各三道下短上长的线条。整个西山墙在七级石头台阶的衬托下,显得壮观巍峨,气势不凡。在礼堂南面还有两个门,门框全用石头砌成,门前六级石头台阶。礼堂的南北墙面分为“三段式”结构,即下碱、上身、屋檐三个部分。下碱全部用花岗岩,除了门,还有11个(北面也有11个)高两米左右的窗户,窗户分上下两个,窗户
之间用传统的海棠池纹样填充水泥拉毛
工艺。整个南立面采用传统的装饰,窗户之上、水泥拉毛之间,画有各种盘长组合。屋檐是一排五层青砖倒塔形装饰。整个东山墙,没有门,除了腰线及中间平均排列的四根石头立柱,剩余全部为白墙,
只在两侧柱头的三面做传统几何形纹样
装饰。东面山墙上面有一个方形的通风口,礼堂北面还有一个可以进出的大门,屋顶则铺灰色板瓦。进了礼堂里面,开阔敞亮,没有一根柱子,共13间,顶部12道三角形木头钢丝大梁。每根梁呈鱼骨状,由南北两根斜长的整根木头、中间一根粗的立柱、两边各两根小立柱及6根斜拉木组成,下面是一根由无数细钢丝组成的粗钢丝固定在梁的两头。整个礼堂共用132根大小木头和12根麻花粗钢丝,共同支撑起了整个宽大的空间。礼堂东部四分之一处是主席台(3间),主席台前方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木门,门上部中间用菱形木格组成装饰,在主席台的东北方向还有一个通往外面的小门,为方便演出的人用。马家都大礼堂,是这个小山村的乡亲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建成的,当年掌尺的为附近文登一张姓师傅,设计则是模仿威海某部队礼堂,其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前苏联风格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具有浓郁的时代特点。“文革”结束后,礼堂功能悄然发生了转变,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演戏、放电影及村民开会等活动都放在这里,很是活跃。上世纪90年代后,礼堂逐渐不再搞活动了,喧闹的礼堂变成了荒寂的空场。2015年,马家都村同时被评为山东
省省级第二批“宜居村庄”示范村及山
东省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这也是全市唯一、全省仅有的两个同时获得这两个称号的村庄之一。村里拿出资金重新整修了礼堂,村民们又开始在这个曾经热闹过的空间里跳舞、聚会。
建筑是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载
体,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反映了不同的建筑文化,也是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遗存。礼堂作为特殊年代和特殊风格的“红色建筑”的代表,是一个时代的社会潮流的记录者,带有重重的时代烙印。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马家都礼堂不仅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解焕新
马家都村,位于龙泉镇政府驻地东南,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一百多户,几百人口。“都”,为元朝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区或乡。此村原叫马家村,因“都”公所设在该村,故名马家都,村里主要为苗姓,清时由牟平南关迁此沿用原名。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11月16日,“润基金”公益助学行动温暖启程,润华集团携手山东体育休闲广播一起,载着满满的爱,来到集团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