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修理工,23年来不忘回报社会 开小店的李建新累计捐出了四五万元,还长期坚持为困难家庭义务修理家电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我也要帮助别人,而且每次帮助别人都由衷地感到快乐。”家住潍城区城关街道增福堂社区的李建新今年56岁,身患残疾的他自学了修鞋、修理小家电,并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开起了维修店。他不仅义务为困难家庭修理电器,还每月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资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23年来,他捐出的爱心款达四五万元之多。
大伙帮他开了家小店
24日上午,记者跟随城关街道增福堂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迎春来到李建新家,李建新正戴着眼镜,修理一台旧风扇。记者看到,李建新家只有40平方米左右,摆设非常简陋,一间门头房里摆满了各种维修工具和几台旧风扇,一张椅子就是他的工作台。
记者了解到,李建新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因行动不便没上过学,然而残疾并没有击垮他那颗自强不息的心。从15岁开始,李建新跟着一名修鞋师傅学修鞋手艺,后来又学习维修收音机。“因为身体有残疾,又不识字,怕师傅嫌弃自己,学艺过程中经常熬夜整晚不睡觉。”李建新说,几年后,23岁的他在居委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开起了维修店。
省吃俭用乐捐助别人
得到了社会关爱,李建新时刻感念在心,时刻想着回报社会。上世纪90年代初,潍城区残联成立,他前去咨询,向工作人员表达了想帮助别人的想法,打听自己能帮些什么忙。
1993年,山东省建立了康复职业中专,李建新听说后立即寄去了300元钱。潍城区聋儿语训学校成立后,他不顾身体行动不便,亲自给聋哑儿童送去慰问品。
对那些困难家庭,23年来李建新一直义务为他们修理家电,只收购买零件的费用。每年的助残日、“六一”儿童节,他都会从微薄的收入中抽出一部分,买上各种小食品去潍城区聋儿语训学校看望那里的聋哑儿童,并义务为学校修理小电器。
2004年,李建新得知潍城区西关街道一名学生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他二话不说为其交上了学费。2007年,他从电视上得知昌乐有一名初二学生交不起学费,先后为其寄去了2000元资助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少则500元,多则1000元,他无私地捐出了一笔笔自己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爱心款。“每次帮助别人都感到特别快乐。”李建新说。
家人都支持他献爱心
多年来,无私帮助别人已经成了李建新生活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他的维修店收入并不高。随着家电售后服务的健全,李建新的维修店更是比以前冷清多了,每个月也就几百元的收入。即使如此,23年来,李建新累计已捐出了四五万元。
李建新说,老伴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对他帮助别人一直都没有怨言。两个女儿也都很孝顺,每次去参加一些献爱心活动,家人都会陪着他一起去。
“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现在我也要将爱传递给别人。”采访最后,李建新对记者说,他还要继续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文/图本报记者董晓源
新闻推荐
孙忠礼到邵庄镇调研工业企业发展情况时强调本报讯11月20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忠礼到邵庄镇调研工业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瞄准高端高质高效,加...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