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尤凤伟七卷本小说系列出版,接受专访认 对社会现实沉默不是金

半岛都市报 2016-09-09 00:00 大字

尤凤伟七卷本小说系列出版,接受专访认为作家应勇于发声

半岛记者王法艳

近日,尤凤伟七卷本小说系列由青岛出版社出版,9月8日接受采访时,尤凤伟说这是他创作30多年的主要成果。就题材而言,除个别篇目,皆为书写当下的现实生活,“作家的责任是真实呈现历史和现实,给社会进步以推力”,尤凤伟说现在的作家尤其是著名作家能坚守文学责任的凤毛麟角,很多作家都在追求名利最大化,在养尊处优中对现实失声,“这样充其量只是个文字匠人,不是作家”。

创作精选集:

“好故事”永远是第一位的

尤凤伟七卷本小说系列收入了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泥鳅》《樱桃》《衣钵》和两卷中短篇精选集、两卷中短篇新作集。虽然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和《百合的江湖》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收入实为遗憾,但尤凤伟认为这套小说系列基本代表了他创作30多年来的主要成果,是“自己满意,兴许也会让读者满意的一套选本”。

在尤凤伟看来,任何作家包括优秀作家,于漫长时光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良莠不齐的,自己也经历了一个从蒙昧浅薄到渐渐成熟的过程,这次结集出版,对作品进行了严格辨识以及毫不含糊地淘汰,两卷中短篇精选集是从1978年开始写作到上世纪末近20年间发表的百余篇作品中选出来的作品。对于写作,尤凤伟认为构思一个好故事永远是第一位的,好故事又讲得好,才会成为一篇佳作。

1999年开始接连出版了《中国一九五七》《泥鳅》等长篇小说作品后,尤凤伟从2005年至今回归到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他近年来的新成果也都体现在两部中短篇新作集中,尤凤伟说:“对新作品我几近照章全收,这也体现出我对这部分作品的充分自信。毕竟已过了急功近利的写作阶段,一切从‘好作品主义\’出发,相信读者会一路读下去,不会厌倦。”

七旬不辍笔:

庆幸能和青年作家一起奔跑

今年7月,2014~2015《小说选刊》双年奖颁奖,尤凤伟获得了小说短篇奖,领奖时他发现获奖的作家以青年人为主,自己甚至比一些作家的父辈还年长。73岁的尤凤伟现在保持着每年四五部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量,“创作时每天写两三个小时,写个中篇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写短篇一星期就够了”,和他同时代的作家仍在保持小说创作的已经很少了,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尤凤伟说:“我很庆幸仍然和青年作家在一个队伍里奔跑,有天不能写了,做文学的看客也是很好的。”

与一些作家在写作时要讲究创作环境、稿纸或笔不同。尤凤伟的创作状态堪称随性,无论手边是圆珠笔、铅笔抑或钢笔,摸过来就可以写。他一般手写,然后由妻子打印出来,再在打印稿上进行修改,通常一篇小说要改三稿。

写作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一个作家要出来是很难的,现在很多作家写一两个不错的作品就了不得了,到处演讲、活动,很难再静下心来”,尤凤伟认为好作家首先要有天赋,“有没有大才,一看就能看出来,有些作家只是能把一个故事圆起来,如此而已”,除了天赋,更需要的是经年累月对写作技巧的打磨,尤凤伟认为克制是非常重要的,“故事的质量不在于如何奇崛惊悚,而在于平淡中见出深度见出意味,况且即使完全从生活中来的好故事也要经过‘发酵\’,如果社会新闻可以直接拿来做小说素材,那么人人都可当作家写小说了。”

沉默不是金:

以严肃面孔书写官场和草根

尤凤伟近年来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就题材而言,除个别篇目,皆为书写当下现实生活的,笔触深入到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官场小说在尤凤伟近年来的创作中占到了超过六成的比例,尤凤伟从各个角度来书写官场。他认为官场小说创作良莠不齐,有《国画》这样的优秀作品,也有一些概念化、通俗化的作品,而尤凤伟坚持小说的面孔是严肃的,即使偶尔“娱乐”了一下,也要让人在笑过之后陷入思索。

出身于山东牟平,中学毕业后去工地上拉过板车、从部队复员后去工厂里当过车工的尤凤伟也一直保持着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对草根人物的同情,他关注社会新闻,会给参加音乐选秀的草根歌手投票,因为觉得他们不容易。除了官场小说,《鸭舌帽》等反映小人物生存境遇的作品是他目前创作的另一个主要方向。他认为面对社会现实,沉默不是金,一个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历史与现实的责任,给社会进步以推力,“非此便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充其量只是一个文字匠人”。

名作家怪圈:

有的在追求名利最大化

谈及文学的未来时,尤凤伟对青年作家很有信心和期待,“现在新生代作家已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力量,有一批对文学有着纯粹追求、坚守严肃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期刊是他们发表作品的主要阵地,文章也在一些新媒体上传播”,尤凤伟说这些作品大都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几万字的篇幅可以让读者一气读完,也非常适合当下的阅读环境。

而对功成名就的著名作家,尤凤伟的态度则多了严厉:“现在真正面对现实生活的作家,特别是著名作家,凤毛麟角,很多成名作家都在追求名利的最大化,有的在追求上收入排行榜,有的想当作协领导。有些作家钱已经很多了,但还是不能满足。”

尤凤伟认为还有一些成名作家养尊处优,已丧失了对底层生活痛点的感知能力,小人物的痛已经刺激不了他们了,并且担心直面社会写作会犯忌,会是一单不划算的生意,“很多作家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之后,还只想着追求更多”。还有一些作家成名后也江郎才尽了,不再进行小说创作,而是沉浸在自己狭隘的小情绪里,避重就轻地写些散文、随笔。

新闻推荐

12个检查组异地交叉执法

口半岛记者李潇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的要求,学习借鉴省安监局8月份异地交叉执法的经验做法,青岛市政府决定于9月份组织10个区(市)、2个功能区安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