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引领铸起好家风,德润万物催生好家庭 八大湖街道多种形式促进家风建设,辖区涌现出一大批和谐家庭
2016年8月24日星期三责编李雯赵君瑶美编徐雪茹值班主任成琳
02~03
八大湖社区新闻
文/图半岛记者徐抒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家庭和睦的关键是家风。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好的家风,必然会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既能使家庭和睦,又促进社会和谐。那么,市南区八大湖街道是如何进行家风建设,进行好家风引领的呢,辖区又有哪些好的家风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呢?近日,本报记者对八大湖街道的家风建设进行了探访。
家庭:高邮湖路社区张爱华之家历经风雨懂感恩,感恩让家更和美家风:懂得感恩
>>>宣讲引领“草根”宣讲员,家风好榜样
近日,吴兴路社区在活动中心三楼举办了一场以“合格,是共产党员一生的坚守”为主题的百姓宣讲活动。此次宣讲活动由社区百姓宣讲员第八党支部书记谭玉芝同志主持演讲,围绕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中心思想展开。
据介绍,百姓宣讲团是2014年组建的,由来自各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平均每社区一名,这些草根宣讲员都是社区的道德榜样,都有和谐的家庭,良好的家风家训。2015年八大湖街道在各社区举行了共82场宣讲活动,10位草根宣讲员在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同时,他们还用自己家里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传达着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团结等伦理道德。
谭玉芝就是其中一名。作为吴兴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因为受母亲影响,家风良好,她精心照顾年迈母亲和生病姐姐数年如一日而深受社区居民尊敬,在宣讲时,总是结合着自身的经历以及身边的事,向居民传达着孝顺等好家风,居民们深受感触。她说:“我母亲教导我要孝敬老人,我觉得照顾母亲姐姐是我份内的事。”
在百姓宣讲团的引领下,八大湖街道还被评为青岛市理论宣讲先进单位,高邮湖路社区被评为青岛市理论宣教基地。八大湖街道涌现出了一批文明榜样,高邮湖路社区居民于振东获得2015年“德耀市南”——市南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延吉路社区82岁的居民吴善生因为孝老爱亲,照顾岳母十年如一日而获得“青岛市文明市民”荣誉称号。
“四德歌”广场舞大赛时,田家花园社区舞蹈队正在表演《醉月亮》。
文/图半岛记者徐抒彦
懂得感恩是高邮湖路社区居民张爱华的家训。她说:“人活在世上,即使接受了一丁点儿的帮助,都要懂得感恩。”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家训,张爱华的家庭非常和谐,还曾获得市南区“现代文明家庭”称号,她还获得过市南区“优秀母亲”等称号。8月16日,64岁的她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家风故事。
回忆:丈夫重病大家来帮
“我觉得我本来就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但是自从这件事之后,我就更加懂得了感恩的意义。”张爱华说。据了解,张爱华的丈夫2005年患白血病去世。去世之前,他一直住了3年多的医院,花费高昂的医药费。“我记得当时一共花了100多万,大部分都能报销,但是他要输血,还有一些药物需要自己买,这部分需要自己负担,我们的积蓄也花光了,还到处借了一些钱,经济状况非常窘迫。”张爱华说,“这个时候,社区知道了我们的情况,给我们申请了相关的救助,咱居委会叶主任还时不时地打电话安慰我,我对象他们单位也给我们进行了捐款,我女儿那个时候工作也没多久,她单位领导知道了我们家的情况,还来医院看望她爸爸。好多人对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心怀感恩的她积极投入到社区事务中来,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还积极进行志愿活动,帮助别人,她用自己的力量感恩别人,回报社会。
努力:鼓励儿子以高考感恩
爱人去世时,张爱华才53岁,女儿刚刚工作,儿子正在上高三,即将参加高考。“他爸爸是3月份去世的,他6月份要参加高考,这事情对他的影响很大,他那时候还是一个高中生,承受能力还不强,我虽然难受,但从来不让他看见我难过,我不停地鼓励他,我说,你要好好学习,你忘了那么多的好心人对我们家的帮助了吗?你一定要考个好大学,做个有出息的人,回报那些帮助过我们家的人,回报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张爱华说。
在张爱华的鼓励下,儿子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每天晚上不学到12点不睡觉,儿子的努力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他考上了一个好的大学,后来的工作家庭都很好。
欣慰:儿女孝顺感恩母爱
懂得感恩的张爱华在丈夫去世后一个人把儿女抚养成人,从来没想过改嫁,还一样每逢节假日就带着孩子去公公婆婆家看望老两口。她做的一切,老两口都非常感动,她的公公还特地敬过她一杯酒。
在张爱华的影响下,她的儿女也都成为了懂得感恩的人,以孝顺来回报母爱。女儿和儿子经常带着张爱华一起旅游,张爱华出去旅游几乎可以空着手出门,所有的东西女儿儿子都给她准备好,大到衣服,小到拖鞋雨伞,衣食住行都给她准备得妥妥当当的。
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亲人,母慈子孝,互敬互爱,就是张爱华家庭的真实写照。
太湖路社区居民林丽勤。
高邮湖路社区张爱华与儿子一家人。
>>>座谈引领名人进社区,家风传万家
家庭:太湖路社区林丽勤之家母亲丈夫同患病,她咬牙挺过来家风:坚强持家
除了百姓宣讲团进行宣讲引领,各社区还陆续邀请过拥有良好家风的名人进社区开展讲座,向居民传递好家风的正能量。2015年3月19日,徐州路社区党委召集社区党员举办了第二期党员培训课程,特地邀请了青岛市“五老”宣讲指导团副团长、深受百姓爱戴的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保章老先生为社区党员讲课。
周保章老人的课程以描述周恩来总理在最后时光里的工作生活情况为主,通过点点滴滴的事情表现了一个伟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和艰苦朴素的好家风,对居民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传递了好家风的正能量。
为了弘扬家风的正能量,促进家庭和睦,帮助孩子健康成长,2015年11月13日,高邮湖路社区还邀请了青岛市教子有方十大优秀父亲——耿大军为辖区居民开展了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吸引居民80余人参加。
耿大军向家长们讲述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好的家风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用真实、生动的案例,从树立良好家风方面阐述了作为父母应注意的事项。整个过程中家长们认真听讲并记录,会后家长们都表示通过这次学习让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受益匪浅。
《互为手杖图》天台路社区耿浩
《教子做人图》天台路社区耿浩
《孔融让梨图》天台路社区耿浩
优秀家风家训展示
>>>文化引领跳起广场舞,来把“四德”学
此外,八大湖街道在文化方面也重视对好家风的引导。“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壮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为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让“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的理念更加深入民心,弘扬好家风,2015年11月30日,八大湖街道11支舞蹈队,200余名居民聚集在永嘉路广场,参加“四德歌”广场舞大赛。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们身着统一的队服,伴随着优美旋律翩翩起舞,用舞蹈抒发着对“四德”的追求。
据了解,从2015年初开始,八大湖街道开始在各社区推广普及“四德歌”广场舞,掀起全民学跳“四德歌”广场舞的热潮。此次比赛,既展示了社区居民的舞蹈风采,又弘扬了良好社会风尚,让“四德”精神成为广大群众的行为指南。
“学而不厌,终身学习”
——徐州路社区李爱芳一家
说起李爱芳的家庭,认识他们的人都会非常羡慕他们,因为他们一家非常美满和谐。这个家庭中有五位党员、四位教师,因为家庭成员中担任教师的人比较多,在他们的影响下,整个家庭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氛围。李爱芳平日里广泛阅读报刊和小说,还有收集简报的习惯,已收集各类简报共计70余本,读书12本。她还自学中医知识,帮助别人做恢复按摩。
大孙子曲硕晨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可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曾在2013年3月举行的第28届市南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科技小发明项目小学组三等奖,在2014年山东省校园学生才艺大赛中,荣获小学B组器乐合奏专业一等奖,在2016年4月举行的青岛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获得二十六中初中组第一名等。
“百善孝为先”
——延吉路社区吴善生一家
俗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子,在延吉路161号军休二中心一直广泛传颂着81岁的吴善生十年如一日照顾98岁老岳母的动人故事,常被大家称为“最美女婿”。十年前吴善生的爱人因病去世,留下了高龄的老母亲,妻子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走了之后老母亲谁来照顾。当时吴善生就跟老伴讲:“你放心吧,有我呢,只要我还在,就一定把老母亲照顾好!”吴善生把孝敬岳母当成了自己的天职、义务,像亲儿子一样照顾着岳母。虽然自己也已81岁的高龄,但吴善生却没有因为自己岁数大而不管岳母,每天精心照料。他总是说:“只要岳母健健康康地活着,再苦心里甜,再累也心甘”。
“吃亏是福”
——天台路社区武尔可一家
说起武尔可,天台路社区居民无人不晓,不仅是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在社区从事志愿服务,还因为他的家庭非常和谐。问他为什么这么和谐,武尔可表示:“我们家的人都不怎么计较小事,觉得吃点小亏反而是福。”
几年前,小儿媳妇的父亲重病入院,武尔可二话不说,拿出4万元给小儿媳,让她给父亲治病,后来小儿媳的父亲因病去世,他也没让儿媳和儿子还这一笔钱,他说:“都是一家人,还什么啊,我们的以后都是你们的。”
两个儿子儿媳对钱财上也不是那么在意,小儿媳一直每月都给公婆生活费,买东西孝敬公婆,大儿子儿媳也非常孝顺,时不时请老两口吃饭,还经常给武尔可和老伴买东西,同时,都很支持武尔可在社区一直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文/图半岛记者徐抒彦
“遇到问题要心态乐观,然后勇于面对。我的父母是这么教我的,我自己是这么做的,也同样影响着我的孩子。”8月15日,今年56岁的太湖路社区居民林丽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正是因为有这种家训,林丽勤咬牙挺过了丈夫和母亲同时重病住院的艰难时期,每天来回奔波去医院照顾母亲和丈夫,还要打工挣点零钱补贴家用,无论多么艰难,她都用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
发高烧也咬牙挺住
那是2012年的9月份,林丽勤的丈夫吃了一点虾酱,突然出现了浑身过敏的情况,以为是普通的皮肤过敏,去医院打了半个月的吊针,不仅没有效果,丈夫的病情还加重了,基本上已经起不来床了。“我们就赶紧去了青医附院检查,医生还责怪我们说怎么拖了这么久才来,要求我们住院检查治疗。”林丽勤说,“经过了重重筛查,终于确诊了他的病,他是因为免疫力低下导致的一种类似于肌无力的病。”
丈夫在崂山区的青医附院东院住院,林丽勤挂念着家里,就每天从家里跑医院,两头跑。“我一般早上四五点就起床了,起来给他熬个小米粥,煮个鸡蛋,或者买个小火烧,给他带过去,有时候陪他到下午两点,有时候陪他到晚上,晚上回来累得我倒头就睡,第二天一大早继续跑医院。”林丽勤说。
从那次之后,丈夫每年都要住院两三次。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林丽勤身上,既要照顾丈夫的身体,又要操心家里的经济问题,原本性格就乐观坚强的林丽勤从来没当着丈夫的面皱过一次眉头,一直咬牙挺住。
天不亮就出门赶车
也是在2012年,那年年底,林丽勤的老母亲突然重病入院,姐姐体谅林丽勤平时要照顾身体不好的丈夫,所以平时都由姐姐照顾母亲,但是孝顺的林丽勤也会时不时地赶到医院照顾母亲。
林丽勤的母亲在黄岛住院,因为要照顾家里,所以她每次去医院看望母亲都要起个大早去赶早班车。“我要坐隧道公交车去,每次都要倒车坐26路。我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了,冬天早上5点钟天都是黑的,起得早正好坐26路头班车,走得早也不堵车,还能尽快赶到。”林丽勤说,“紧赶慢赶地到了医院之后,我就伺候着我妈吃早饭,给她洗洗涮涮,然后就是陪着她聊天,从精神上开导她,鼓励她。”
抽空打工补贴家用
自从2012年以来,母亲和丈夫每年都要住几次医院,她和丈夫的退休工资原本就不高,还要承担医药费,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林丽勤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得很困难。“亲戚朋友、社区和女儿单位了解了我们家的情况都帮助了我们,我真的从心底里感激他们。但是这毕竟是我自己家的事情,不能光靠别人帮忙。”林丽勤说。
于是,林丽勤就找了一个帮忙接孩子的工作,挣点零用钱,补贴点家用。她要每天下午4点左右去幼儿园把放学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这些孩子的父母是双职工,没时间接孩子上学,林丽勤要一直照看孩子到晚上七八点,等到家长把孩子都接走之后,她还要收拾一下被孩子弄乱的家里,才能休息。“要是我在医院照顾母亲或者我对象,都要下午2点从医院出发,4点左右正好能赶回来直接去幼儿园接孩子,一周5天,每天都是如此。”林丽勤说。
除了忙活家里的事情,林丽勤还要兼顾社区的事情。她担任了十几年的社区党支部书记,还从2012年开始担任了社区老年健身球队的队长,经常带着队员们一起活动、比赛。如今,最让林丽勤赶到欣慰和放心的就是母亲和丈夫的身体都已经变好,她也能安心地带领着队员们外出比赛了。“这些年那么艰难的时候我挺过来了,我母亲和丈夫同时住院的事,现在我也可以当成故事一样笑着跟别人讲讲了。”林丽勤笑着说,“我也教育我女儿遇到问题要乐观,勇敢面对,现在女儿工作遇到问题,我们就会帮着她想办法解决。”
新闻推荐
创新“三合一”,专审安全生产案 黄岛法院全国首设安全生产审判庭,一年多来已办结176案
◥安全生产审判庭公开审理一起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案。文/图半岛记者李珍2016年5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出台工作指南,要求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着力解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