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萝卜有来头, 民俗采风

烟台晚报 2016-08-18 13:00 大字

连永升

旧时,萝卜是龙口商埠出口的大宗货物。种萝卜出名的乡村,龙口西境尤以北马镇的古现、唐家泊、城子顶仲家一带为最。这里,是百姓常说的粮窝子,更是地地道道的菜窝子。龙口人对萝卜钟爱有加。萝卜全身是宝。其叶,俗称萝卜缨子。嫩时,则呼萝卜苗、小萝卜菜。农家间苗时,通常将所获的萝卜苗用热水一焯,辅以粉丝、虾皮包包子。到了萝卜采收季节,又会挑拣出嫩叶,风干,一扎一扎绑好,储存过冬,这就是龙口民间所谓的“黄菜”,来年开春,可蘸酱佐餐。

萝卜食法繁多。生食,可切条,蘸食虾酱或面酱。至于烹制,炒、炖、熥、煮、炸,皆可。萝卜喜腥,冬季,萝卜丝炖粉条或萝卜片熥咸鲐(鲅)鱼,是一道家常美味。坊间最地道的吃法,当属炸萝卜丝丸子和萝卜丝素馅包子。

过去,萝卜是腌制咸菜的主角。那年月,哪家屋檐下没有一口咸菜缸?淋酱油余下的麦麸酱,倒进缸里腌萝卜。待萝卜逐渐由青色转褐色,便可捞出来上桌。这是农家的当庄菜,“瓜齑咸菜,一口一块”,指的就是它。将腌萝卜洗净切丝,佐以葱丝,加少许醋,是不错的就头。还可将腌好的萝卜切成麻花状,上锅蒸熟,晾干后,放小缸内捂着。这便是龙口人常说的“红咸菜”。这红咸菜齁咸齁咸的,熥咸菜时,得提前浸泡。熥熟的红咸菜拌蒜泥吃,堪称一绝。

拿萝卜说事儿的民谚也多,大致可分为三类:节气类、养生类、事理类。节气类,如“头伏萝卜末伏菜”、“立冬萝卜小雪菜”。前者是说萝卜的播种季节当在酷热的暑季,后者指的是萝卜的收获季节当在立冬节气。养生类的,最有名的是那句“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龙口民间曾有旧俗,每逢冬日入九以后,将萝卜挂在枣树枝桠上晒,俗称晒“冬萝卜”,待出了九,将其摘下来熬汤,可治疗咳喘等病症。还有一类,属于事理类。如“萝卜白菜,各人所爱”、“干吃萝卜辣操心”、“拔出萝卜带出泥”、“萝卜快了不洗泥”等,其含义广为人知,此不赘述。过去,龙口还有一句“家财万贯,不敢就着萝卜吃饭”,意思是说就着萝卜固然下饭,但吃得多就意味着得多破费。话说得有些夸张,却道出了农家朴素的生活主张。

萝卜还与胶东地域文化有着某种渊源。研究古文字的龙口学者王美盛先生在《籀篆字源研究》一书中,探讨“東(东的繁体字)”、“重”、“動(动的繁体字)”三字的起源时,就认为与萝卜有关。作者在书中写到:“萝卜又称莱菔,萝卜子称莱菔子。古山东半岛一带的居民,称‘莱夷\’,胶莱河以西的齐人称胶莱河以东之地为‘东莱\’。现在,胶东半岛有许多地名中仍遗留莱字,如莱阳、莱西、莱州等。这说明,历史上萝卜的原产地很可能集中在山东东部半岛一带。”作者更依据“東”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大胆推断其“像成熟后割去萝卜缨子的大萝卜形。上部为叶芽,中部像膨大的肉质根形,下部为本根。”并进一步阐发认为,“历史上,东部地区为大萝卜的集中产地,所以东字又借指东土,表示方位。后久假不归,历时既久,其作为大萝卜的形义渐至湮没,汉代人即已搞不清楚了。”先秦时期,位于广袤胶东大地上的莱国与西周并存数百年之久。及至秦,嬴政统一了文字。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字,融合了中华各民族古老的文明。王美盛先生提出的“‘東’、\‘重’、\‘動’三字起源与萝卜有关”的说法,为我们了解胶东地域文化提供了一个别致的视角———下次再吃萝卜时,可别忘了这东西大有来头呢。

新闻推荐

山东20万人在练健身气功全国排第一,其中淄博已将其列入运动会项目

淄博万余市民表演健身气功点击查看原图“练习健身气功,我觉得全身轻快!”前日上午,在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的体...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