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唤醒“沉睡的资本”平阴“三权分置并行”盘活农村土地

济南日报 2016-05-25 15:02 大字

近年来,以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为基础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犹如春风拂过田野,吹绿了平阴大地。集体所有权、村民承包权、新型经营主体的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格局,让农村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土地流转大潮涌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越走越宽,粮食、蔬菜、林果种植基地迅速崛起,荒山野岭纷纷变身“绿色银行”。平阴正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动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

稳定承包权 吃下“定心丸”

“以后不管这地谁来种,流转多长时间,我保准能找回来。怀里揣着土地承包权证,走到哪里都安心。”和其他村民一样,土地是孝直镇付庄村村民亓明印的“命根子”。亓明印在将自家土地入股到村里土地股份合作社后,心里总是担心长期流转后把自家的承包地流转没了。直到去年领到了《农村土地承包权证》,自家土地的面积、四至、空间位置等都在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他才完全放下心来,安心在工厂上班。

随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深入推进,同亓明印一样,平阴340个村的7.8万户村民都领到了《农村土地承包权证》,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市交易奠定了基础。村民们把这个证亲切地称为承包地的“身份证”,有了它,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得到进一步稳定,再把土地流转出去心里就有了保险。

地权变股权 村民变股东

确权不是目的,根本是要促进产权流转和增值,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此,平阴牢牢扭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激活了农村土地这个巨大的财富资源。该县以付庄村为试点,通过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社区劳务合作社,让村民化身“股东+产业工人”,土地真正成为增收致富的“活资产”和“金饭碗”。

为改变产业单一、群众收入低的面貌,付庄村成立了山东丰通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将手中的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土地按照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发包给种植大户。地权瞬间变“股权”,村民们都过上了坐地收租、定期分红的好日子。

以亓明印为例,他将家里12亩土地中的10亩入股到了合作社,剩下2亩栽上了玫瑰。现在,他在村里的家具厂上班,妻子则在合作社里打工。“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有900元固定收益,还有200多元分红,我们俩腾出时间打工,一年能多挣3万多元。”为解决土地流转后富余劳动力就业,该村还成立了社区劳务合作社,以劳务输出方式向村内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提供劳力,可实现人均年增收1.5万元。目前,付庄村已流转土地1800亩,参与流转农户180户,引进培植了6个种植大户,注册家庭农场6家,走出了“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农户”的“付庄模式”,让村民们切实尝到了产权制度改革的甜头。付庄村的经验做法为平阴农村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子。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平阴迅速崛起。截至目前,全县已流转农村土地13.2万亩,其中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面积9.2万亩,占69.7%。

放活经营权 资产变资本

4月27日,以流转土地2000多亩的平阴汇西家庭农场为代表的6家新型经营主体,率先拿到了《济南市农村土地经营权证》。

为扩大规模,上设备,几年前,汇西家庭农场负责人焦广富就打算从银行贷款,虽然有地在手,但却无法当做抵押物贷款。“现在好了,有了经营权证,就能申请到政府贴息的抵押贷款了”,拿到经营权证后的焦广富对农场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获得贷款,唤醒了农村土地这个庞大的“沉睡资本”,点燃了新型经营主体的热情。随着其他85家新型经营主体也将陆续领到土地经营权证,集体所有权、村民承包权、经营业主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促发展、发展促增收的良性循环在平阴正逐步实现。

(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郭剑 刘灏源)

新闻推荐

大桥镇全面提升小城镇改貌工程

大桥镇按照“产城一体,四化同步”的要求,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实施改貌工程,着力增强城镇凝聚力,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稳妥地大桥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公共服务便捷、投资条件优良、...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