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山东海上北大门 打造滨州城市副中心 沾化撤县设区一年加快科学发展交出精彩答卷
临港产业迅速崛起金属材料产业项目油盐化工产业项目沾化冬枣特色富民沾化市民活动中心竣工投用全域亮化加快城市融入步伐徒骇河公园本报通讯员 孔令峰 张玉峰 陈方明 唐志琦
2015年,对于沾化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沾化撤县设区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更是沾化加快科学发展、转型超越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沾化区信心满满地开启了扮靓山东海上北大门,打造滨州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新征程。
一年来,沾化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两区一圈”开发建设机遇,按照“蓝黄融合、陆海联动、集约发展、加速超越”工作方针,强力实施“突破海上、工业强区、城镇带动、生态立区”四大战略,突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民生保障”三大重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幸福和谐新沾化。
2015年,沾化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7%、16.9%和6.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125元、14197元,其中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坚实有力的数字说明:沾化区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交出了精彩答卷。经济社会实现了逆势向好发展,各项产业进一步融入全市经济发展主框架,城市建设全面对接主城区,社会保障标准向东部地区看齐。沾化区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安全感、正义感等4个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得分连年位居全市县(区)榜首。
撤县设区,站在新起点上,以更高标准建设生态美丽幸福和谐新沾化,标杆到底有多高?发展架势如何调?撤县设区需要“撤掉”哪些旧思想?树立哪里新理念?“沾化撤县设区,我们该怎么办?”面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疑问和彷徨,自沾化区成立之初,区委、区政府就开展了“新起点、新跨越、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提升境界,乘势而上,奋发作为,共同开创沾化加快科学发展、加速转型超越的新局面。
“撤县设区意味着沾化全面跨进了融入主城区、加速一体化的新阶段,跃上了更高发展平台、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轨道。我们将以撤县设区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高标准、拉高标杆,准确把握新区定位,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全力打造滨州城市副中心,努力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沾化区委书记贾善银说。
产业融合:
调整发展架势,聚集发展新势能
初春的沾化北部沿海,依然冰封天寒,但这里早已迸发出火热的生产热情。总投资300亿元的汇宏新材料4条5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4台60MW供热中心一期工程投产运营,项目所在临港产业园被统筹纳入全市沿海开发规划。
沾化撤县设区,把市区“拉到”了渤海岸边,滨州成为真正的沿海城市,但滨州不该只是空间意义上的沿海城市,只有产业发展上的融合,才能真正实现血脉贯通。为此,沾化早已开始调整发展架势,把目光转向滨州海上北大门,由背海发展转向向海发展,把沿海开发作为全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强力实施“突破海上”战略,成立临港产业园区管理中心,抓投入、上项目,临港产业发展框架全面拉开。总体规划统筹纳入全市沿海开发规划。强化重大基础配套,累计投资21.8亿元,建成全长58公里的滨海大道和全长35.3公里的创业大道,库容4000万立方米的金沙水库竣工蓄水,新防潮堤西围区成功合龙,魏桥港口2个3000吨级码头建成投用,日处理能力5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以龙头项目集聚骨干产业,永太药业、普润医药等4个投资过亿元项目投产达效,沾化北部沿海对滨州长远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趋明显。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沾化把撤县设区作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5139”和金属材料、油盐化工2个千亿级工程,汇宏新材料、中海精细化工等51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2家、增加值年均增长9.6%。以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完成技改投资261亿元,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20家;海容电源、日科橡塑等12个新兴产业项目健康运营,5个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
作为全市最具代表性特色产业,沾化区深入推进“沾化冬枣二次创业”,果品质量连年提高,沾化冬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获国家森林认证体系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和“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网上营销、自营出口实现新突破,枣农年人均冬枣收入8196元。 畜牧业加快发展,瑞东农牧、龙旭养殖等龙头项目建成运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发展到610个。现代渔业稳步提升,产业产值年均增长8.8%,成功创建“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区”。亿元宝菊芋、清风正大农光互补产业园等项目落户投产。
城市融入:
放进市区规划大坐标,全面对接主城区
“城乡环境的改善不仅是区划调整的要求,更是惠民利民的长效工程,我们把有限的财力集中投向城乡环境提升,就是要让每一位市民都得到撤县设区的实惠。”沾化区委副书记、区长丁锋说。
为加速融入主城区,彻底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沾化区实施“五大融入工程”,逐步缩短在城乡环境、基础配套和城市品位上的差距,引入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和城市服务理念,让市区新成员尽快转变角色。
坚持“以河为魂、拥河发展”,倾力打造徒骇河城市景观带。投资12.3亿元,高标准实施徒骇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占地100万平方米的徒骇河公园建成开放,打造了13.2公里的生态景观长廊,成功获评“全国水利风景区”;沿河3个城中村和原物资小区完成拆迁改造,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城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总投资15.3亿元的市民活动中心、沾化汽车新站等18项重点工程竣工投用,16个居民小区交付入住,14个棚户区完成改造,新改建城区道路15.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36万平方米。
在推进城区建设的同时,把迎接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改善城区环境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机遇,投资2亿余元实施了“六大工程”,三条主街延伸了城市框架,“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彻底消除,中心农贸市场、富国农贸市场建成投用。一系列的城市建设工程强化了城区“硬件”与服务能力,“两城同创”加快提升了城市品位。
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建设,下洼镇连年通过省级示范镇考核,冯家镇获评“全国重点镇”和“山东省宜居小镇”,利国社区、滨海新河社区、富源大卢王安置区等社区建成入住。路网通达水平全面提升,投资8.6亿元,新改建骨干公路281.9公里,基本实现“国省道、县乡路改造一遍”的目标。目前,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9.5%,比“十一五”末提高7.8个百分点。
夜幕降临,沾化城区内外到处明亮畅达。为从硬件上加快融入主城区,实施全域亮化工程,将通往滨州的干线道路和城区外环全部实现亮化,最后一批没有实现亮化的83个村庄也都全部亮化,规划三年内,辖区所有国省道、乡镇至城区的道路全部完成亮化。泊头桥南至滨城段的亮化工程已竣工,沾化到市区全程灯火通明。
民生融洽:
保障标准向东部地区看齐,群众幸福指数“爆表”
在近几年的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安全感、正义感等4个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沾化区得分连年位居全市县(区)榜首。
作为曾经的山东省最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缘何又能获得群众的如此好口碑?“群众夸的不是你干了多少事,而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变迁,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近几年来,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沾化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按照“民生保障向东部地区看齐”的标准,民计民生贯穿经济社会事业的全局,统筹资源要素配置,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民生支出累计达到67.8亿元,使全区民生全面改善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连年飙升“爆表”。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4所城区学校顺利搬迁、扩规提档,富国第一实验学校上划区级管理,新城区小学、幼儿园开工建设,建成乡镇中小学教学楼18栋、放心食堂20个,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人民医院内、外科楼竣工投用,中医院病房楼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实现楼房化,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国家基本药物、“乡镇住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全面落实。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农村文体广场、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沾化冬枣节被评为“全省重点乡村旅游节事活动”。古城镇入选山东省“传统文化乡镇”并与沾化民俗馆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310元、18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700元、3700元。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乡镇敬老院全部达到省二级标准,新建各类养老机构61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1567套公共租赁房竣工投用,改造农村危房1546户。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投资6.5亿元,提前半年完成“三化”建设,新修进村路和主要街道697公里、硬化街巷1006.7公里,新建广场383个;试点完成578户农村旱厕改造。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区级干部带头、科级以上干部全部驻村蹲点,累计清理“三大堆”和存量垃圾40.8万立方米,沾美环卫公司全面接管所有村居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任务,实现了卫生保洁全覆盖、常态化、长效化,在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沾化列全市县区第一位。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投资16.9亿元,打造了思源湖林场、金沙水库等14项“林水会战”精品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6.9%,较“十一五”末提高4.8个百分点;投资9.4亿元,实施19项污染治理工程,淘汰治理黄标车2350辆,圆满完成节能减排指标。
新闻推荐
...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