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三易其名的董村 刘本元

滕州日报 2015-08-11 23:46 大字

董村位于滕州中心市区的东南部,龙泉路南端,漷河西岸。村庄规模较大,东西宽接近900米,南北长约800米,村庄占地1000余亩。全村1000多户,3800余人。

董村有十八个姓氏,刘姓居多,约占总人口的56%,其次是郭、孙、李、王……唯独没有董姓,称为董村却没有姓董的人家,着实让人纳闷。究竟为什么称为董村?之前还叫过哪些名字?什么时候定名董村?这还得从一块出土碑说起。

上世纪三十年代,村民曾在村内出土元代石碑一块,(现珍藏于董村老槐树前)该碑立于元朝至正十五年二月十四日,冠名“界石之记”,上面的庄园四至云:东至泥沟西至河(“泥沟”即今村东的漷河,古时亦称明河;“河”即现在村西的漷河故道),南到张良弼(指现在的王开村),北至冯大嫂(指现在的冯村)。碑文的首行赫然明载“大元国山东省益都路滕州滕县社教乡子端村”。碑文表面已风化剥落,很多文字模糊不清,但依稀可见不少“冯氏”字样。由此可以推断,元代或元之前,董村曾名“子端村”,且当时村内原住居民以冯姓为主。不知何因,目前村内冯姓竟无一户。为何称“子端村”因年代久远已无据可考。

又据董村刘氏族谱序言称:董村曾名“夹河滩”“三棵树”。据考之所以称夹河滩,是因为董村村西有古漷河,村东有泥沟河,两水相绕,村夹其中。此两河同为一源,村西古漷河水势洪大,且流淌时日久远。村东泥沟河属漷河支流,水流较小。后不知何因,古漷河上游淤塞,河流全部改流东泥沟河,古漷河即成为干沙河。东泥沟河正式改称漷河。

村西的漷河故道,北起冯村,南至王开,长2600多米,宽150—200米不等,多为夹砂板,漏肥漏水,土壤瘠薄,不耐旱且怕涝。几百年来,村民只能种一季庄稼,或地瓜、或大豆、或花生,且十年九不收。1957年的汛期,暴雨成灾,故道的洪水冲击两岸,进入村庄80多米,水深1-2米,故道两岸800多亩庄家被洪水冲走。

在党和政府领导下,1968年三秋过后,董村组织男女劳力1000多人,地排车300辆,在西南高坡取土压沙,连续奋战两个秋冬。总投工18万个,搬运土方28万立方米,造田420亩。从此漷河故道由沙滩变成良田,良田变成果园。后又经过治理沟路渠,即使汛期雨量再大,也没发生过内涝,从此,结束了淹没庄稼、田园的历史。

董村成为“三棵树”是继“子端村”、“夹河滩”之后的第三个名称。村西古漷河的东岸,生有古槐三株,高大粗壮,成为村庄的标志,因而将“三棵树”作为村名叫了起来。据考,三棵古槐植于宋代,后因洪水冲击,河岸塌陷,离岸较近的两棵被洪水卷走,仅剩一棵,历时千余载,经董村历代村民精心呵护,至今仍枝繁叶茂,耸立在董村后街中央。千百年来,成为董村历史的见证和文明的象征。

那么,后来为什么弃“三棵树”而称董村呢?据传,明末清初,滕县城内的董姓豪门巨富,势力强大,为了维持他的豪绅地位,不断强占良田、扩大地盘。因为“三棵树”村离县城较近,这里的土质肥沃,且有水井灌溉,加上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会种田更会种菜,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柴草、粮食、果品蔬菜等生活用品,于是他便强行将“三棵树”村列为自己的附属庄园,村民也就成了他的佃户。当“三棵树”村成为董姓庄园后,随即就让这个村改名姓董。从那时起,“三棵树”就被董村所替代了。几百年来一直称董村直到今天。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新闻推荐

喜看高铁起新城

...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