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杏林今更妍——写在山东省中医院建院60周年之际(三)
18米长的文化长廊
昨日的成绩,是镌刻在前行者身后的丰碑;今日的辉煌,是历史赋予后继者的责任。
从1955年7月建院开始,医院迈出的每个步伐,无不踩着时代的旋律。60年来,一代又一代省中医人满怀着人民的殷切期望,肩负着为党旗增辉、为事业添彩的神圣使命,励精图治,把一所只有几间平房、几十位工作人员的“小院”发展成为省内规模大、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一所集医疗、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浩渺之海,始于点滴。60年的变迁是惊人的,而这惊人成绩的背后是怀着感恩患者的一寸寸的辛劳耕耘。
文化建设
融入医院方方面面
该院文化建设历史悠久,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后,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医院宗旨、院训、院徽一应俱全,并通过向社会征集的方式确定了院歌《生命的阳光温暖大家》,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医院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
医院网站和院报设有专门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专栏”,先后组织编印了《员工手册》、《医院文化建设手册》、《中医药文化建设风采录》等;院训“乐群敬业、厚德怀仁”制作成夜晚可发光的LED霓虹灯字悬挂在西院区门诊大楼的上方;把职工的手机铃声设置成院歌,使中医药文化建设内容深入每个职工心中。
利用2009年东院区启用的机会,从医院的整体环境形象、内部装饰、科室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统一的设计和制作,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中式风格;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庭院建设,建立了以各种中药种植观赏为主的百
草园,在东西两院区分别放置了第一任院长刘惠民和李时珍等古代医药圣贤的塑像;在适宜场所设置古色古香的宣传栏、公告栏、文化长廊、中医文化墙及爱心巴士站牌等。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和载体,营造了氛围,弘扬了历史,传播了理念,彰显了特色。2011年底,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严格把关
医疗安全放在首位
医疗质量是人民百姓祛病复康的生命之光,是科室不断前行的生命动力。该院深知严把医疗质量和安全关的重要性,成立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落实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督导工作,并为此部署了一系列举措。
严格落实《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对已经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清理尚不成熟或存在较多伦理问题的、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准入方可临床应用的、未取得相关诊疗科目的这3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通过后才授其相应的手术权限。
在全省开展高血压基线调查工作,做好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全科医学共同组成“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示范社区”项目基线调查团队,最终形成了“陵县社区高血压预干预技术方案”,让农村百姓感受到中医服务的同时,也了解到相关中医药知识。
加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管理,做好高危人群的筛查,在东院区免费为市民筛查骨密度。
依法治院
规范化管理提水平
以制度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不断完善议事决策程序,加强依法治院、依法管理。
进一步完善医院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实行AB角制度的规定》,领导班子成员相互协调、相互补台,切实发挥了班子的整体效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通过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的方式,于去年7月份对中层班子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并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新一届中层管理干部培训班;中层队伍各类结构得到了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生机和活力明显增强。
同时,为提升管理人员行政效能,出台了《规范行政管理干部专家门诊时间的规定》,使各级行政管理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管理工作中;建立了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决策一律提交职代会,切实做到了决策科学化;继续贯彻落实综合目标考核制度和季度反馈制度,重新修订了考核内容,各项指标更为科学、规范,操作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本报记者 李雪梅 于丽娟 通讯员 刘宇)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6日讯(记者 曹术明 见习记者 由亚男)5月11日,省委副书记龚正来莱芜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调研。莱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良陪同。龚正先后到莱城区...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