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载体让地方文化落地开花
□郑书伟邹静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对于穿行于不同地域的游客来说,旅游就是对不同文化的体验。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内悄然兴起,离开熙熙攘攘的喧嚣都市,回归质朴的乡村文明,在山林湖畔,在田间地头踩一踩厚实的泥土,闻一闻瓜果的芬芳,看一看澄净的风景,听一听鸟雀的啼鸣,已成为一种“说走就走”的时尚。
各地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单一模式化却成为延伸发展的桎梏。千人一面、浮于表层的农家体验,不仅缺乏深入持久的生命力,也失去了地方文化的特色。“乡村旅游开发仍然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挖掘”,在11月15日举行的“问道昆嵛养生龙泉——龙泉镇旅游产业文化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文化才是生命力。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也不例外。文化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空的延展性、景观的趣味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的客观性,都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独特文化。在旅游中,人们时刻都在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旅游的最高境界就是与文化的交融,不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因文化的滋养而灵动迷人。
乡村旅游需要深挖文化,除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龙泉的文化资源远远超过普通的乡村旅游所常见的范畴。“世界上以海岸风情为主打的旅游城市有很多,但是以仙道文化贯通的却只有烟台。”山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丁再献认为,“烟台是‘仙境海岸\’的龙头城市,支持起‘仙境海岸\’的仙道文化中,蓬莱是‘仙\’文化的代表,而龙泉则是‘道\’文化的起源。”道教文化、温泉文化、秦汉文化、陨石文化……多重文化资源在龙泉的土地上生根滋长,大放异彩,为龙泉旅游文化增添了难以消弭的可识别性。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化的挖掘与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以文化贯通旅游,难在‘活\’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搭建旅游载体,才能使文化走出学术圈,更具传播力。”在旅游规划与发展中,龙泉已经意识到这一课题。
以“仙居、道饮、仙游、学道”为文化内涵,以“山、湖、泉、河”整体开发为基本思路,龙泉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以旅游养生产业发展为核心,一方面,通过完善旅游设施配套,不断提升旅游承载力;另一方面,在旅游开发中紧贴文化主脉,打造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版图,别具魅力的龙泉文化,正在落地开花。
新闻推荐
□记者于向阳通讯员张进王凤娟报道本报莱芜讯2月9日,莱芜市钢城区影视拍摄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同时确定了艾山街道罗汉峪村、古墩村,颜庄镇柳桥峪村,汶源街道长胜村、霞峰村,里...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