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古城是名副其实的古城自从宋代到年近千年的时间里均为

鲁北晚报 2013-11-12 12:44 大字

古城是名副其实的“古城”,自从宋代到1957年,近千年的时间里均为沾化县城所在地,因而千年建筑遗址诸多,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古城却没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重建古城,复苏文化,进而振兴经济。时光进入21世纪,古城人暗暗下此决心。

“大拆大建不适合我们,那需要很大的物力和财力。”古城镇党委书记吕伟凯说,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是他们的原则。

借着大力发展乡村游的东风,伴着小城镇建设的步调,听着风水湾和魁星楼的美丽传说,一座鲁北古城令人遐想……

>>>鲁北风情

来到古城镇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两旁正在紧张施工的仿古建筑。灰墙青瓦,高脊翘椽,“菱形”墙装饰,透出一丝丝历史的气息,时光似乎回流到了那个“郭连盘河县绕湖,仙城面面水平铺”的“复沾圣化”的县治之地。

作为千年古城,古城承载了很多的历史,高大宽厚的城墙、雄伟气派的城门、巍然屹立的文峰塔、碧波荡漾的南湖水、古朴典雅的文庙、熙来攘往的人群……历史的印记铭刻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回味悠长。

据吕伟凯介绍,沾化老县城占地300亩,是一个精致的小城,儒佛道三教建筑共存于这座小城中,其中风水湾、魁星楼、文庙是三个标志性的地标建筑,还有老县衙、姑子庵井、文峰台、古县学、“和盛德”杂货店、文峰小学、古槐、老城墙等古迹遗存,历史的痕迹很明显,老县城的边缘很清晰,300亩城池的风貌还在,应该说,历史的文脉在这里很清楚。这对恢复老城面貌很有帮助,因为,历史就在那里。

除了这些古迹遗存之外,丰富的文化积淀也是古城历史的生动载体,沾化虽为退海之地,地处偏远,却享有“三等县,二等学”和“济北诗书之薮”的誉称,而古城事迹尤为突出。据史书记载,从1508年至1836年的328年间,沾化全县共考中进士36名,而古城竟占了21名。“一科四进士”、“父子二鼎甲”的佳话均出自古城,此外,渤海大鼓、剪纸、鸳鸯嫁老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也广泛流传。

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了古城奋力图崛起的财富,“2008年,县里提出海上游、休闲游、文化游、航空游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主打的是文化游,致力打造县城接待副中心和鲁北风情文化小镇,游客可在进行完其他的旅游后来古城了解沾化的历史文化。”吕伟凯说。

有了愿景,就需要一个切实的行动和规划来实施,吕伟凯告诉记者,“恢复和建设文化古城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就成立了,邀请山东大学专家成立专题规划组,编制了文化古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总投资3.17亿元,建设以古城历史文化开发为轴线,以诗书文化、县治文化、海防文化、原生态民俗文化开发为主题,以文峰台、文庙、县衙、姑子庵井、名人故居、古城墙与海防工程、商业服务以及北入口等八大板块为载体,系统展示‘古城旅游\’的独特内涵,用8—1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完善旅游设施,打造文化古城旅游品牌,使之成为鲁北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圣地。可以说,我们目前仅仅是出于起步阶段。”

>>>民俗文化

谈及文化古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吕伟凯坦言,“大拆大建不适合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实地发展,立足当地百姓实际,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然后再进行新包装,融入文化符号,打上历史的烙印,倾力打造个性鲜明的鲁北大集式小城,展现沾化发祥地风采。”

在某种意义上的热火朝天、大拆大建为主导的“造城运动”中,还能听到这样冷静的声音,这充分说明古城的领导是明智的,是真正吃透城市文化的建设者,人们常说,只有文化才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一个有文化的城市才能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而这些文化又不同程度地保留在历史上的古迹遗存中,残留下的这些痕迹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眼中这座古城的生命和灵魂,感悟历史和现实的碰撞,勾起很多过往的回忆。

有句话说,再高的期待、再好的想法,也只能一步一步慢慢靠近,为此,本着“年年都有新投入,年年都有新进展”的思路,经过多方筹资,古城已完成老县衙、姑子庵井等古遗迹修复、合理保护工作,为文峰台、老槐树、古城墙等6处文化遗存申请了县级文物保护,建设了魁星楼、文轩坊、文德桥,于原址扩建了儒家经典建筑——大成殿,编写出版了《古城流韵》,“文化古城”景区通过国家“AA级旅游景区”验收。“对于一些表现民俗居住特色的土房子,我们是要适当保留的,这是我们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是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吕伟凯说。

文化街施工现场,马达在耳边轰鸣,车辆穿梭其中,规划中的东西文化街正在进行路面改造工程,路面要全部改为青石板,整条街长度为700米,正好是东城门到西城门的距离,据悉,这个工程月底就可以结束了,吕伟凯介绍,他们规划了一条东西街,两条南北街,随着天气变冷,长度600米的南北街只好明年施工了。历史上,东西大街非常繁华,拥有大小商店30余家,堪称商业一条街,如今,他们要把这些街道打造成民俗文化一条街,街上的老字号就是他们的文化产品,重新包装后再推出,借此加快古城服务业的发展。

>>>古景再现

在文化古城风景区,记者首先看到的是文轩坊牌坊,穿过牌坊,就来到著名的南湖了,据随行的古城镇党委副书记徐康乐介绍,位于南湖中的那座台子就是文峰台(俗称风水台)了。相传,古时候文峰台中央有一“八角琉璃井”,井中有两条巨龙盘踞,时常帮助乡里度过难关,谁家有事,到井边祭奠祭奠,第二天就有盘碗摆放在台下,后来有人借而不还,文峰台便不再灵验。“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传说罢了。”

经过文德桥,拾级而上,便登上魁星楼的底座平台了,“据《沾化县志》记载,魁星楼始建于1924年,位于城墙东南角,高20多米,1945年被毁坏。现在的魁星楼是在该遗址上修建,保持了原有风貌和功能,是古城景区建设的主体建筑,当然也是最高建筑,站在楼上,整个景区乃至老古城风景尽收眼底。”古城党委副书记徐康乐说,“魁星楼,顾名思义就是祭祀魁星的,传说,古代有一个秀才,名叫魁星,才高八斗,但长相奇丑,屡屡面试时落第。殿试时,皇帝问:‘你那脸是怎么搞的?\’他答:‘这是“麻面映天象”。\’皇帝又问:‘走路咋一瘸一拐?\’他回答:‘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又问:‘如今天下谁的文章最好?\’他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钦点他为状元。正是有着这样的传说,历代人们都把魁星当做文运的象征,遍筑楼阁祭祀。古城的魁星楼便是这个传说的见证了。”

文庙是景区的另一处主要景观,整个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整个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从南向北的中轴线上依次为棂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层层递进,起伏有致,充分展现了清代建筑的空间之美。

今年61岁的张玉会是古城东街人,文庙建设需要迁占他家的耕地,“文庙占了我家耕地的20米,这是国家的需要,我很支持,也乐意付出,虽然地里的枣树也很贵,但我没有多要一分钱。现在来这里看塔(魁星楼)的人也很多,等整个景区建成了,对我们是很有利的,我早就想好了,打算做个小买卖。”老张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现在的大庙比原来大多了,虽然是在原来的地上重建的,但比那时候的好多了,”75岁的聂良志说,自己也是古城东街人,记事起记得塔(魁星楼)只剩下顶子了,后来整个塌掉了,现在新修的要宏伟的多,“这些都是大好事。”

>>>旅游托管

相对于传统的开发模式,古城在探索一条新路,他们知道,传统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对此,吕伟凯早有打算:“我们将立足品牌打造,加快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全力打造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品牌,等这个\‘3A’牌子拿下后,政府将把景区给专业的旅游公司进行托管,我们注册成立了文化古城旅游开发公司,并将引进外地的大公司进行合作,政府不再为景区建设投入一分钱,旅游公司可以边包装边推销,对文化古城古迹景点集中包装打造,从而实现政府建设、企业托管、企业进行后续建设的良好模式。”

“此外,我们还将精心打造千亩禾丰冬枣示范园,组建专业管护队伍和导游人员,策划推出老当铺、老字号、鲁北民居、高等小学堂、文风寻遗等六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与文庙景区相链接,巧设渤海大鼓、剪纸、鸳鸯嫁老雕等非遗文化展示点,融入升化本土历史故事,丰富旅游内涵,达到步步有故事、景景有历史,形成休闲观光、特色品尝、艺术欣赏一条龙的旅游服务,切实提升‘文化古城\’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对于未来的发展,吕伟凯成竹在胸。

新闻推荐

博兴农村商业银行湖滨支行全力推动“淘宝镇”发展

“多亏了咱们农商行,给我贷款开办网上商铺,并且还给我们请专家举办网店知识讲座,我现在一年能挣好几万呢!”家住湖滨镇湾头村的小刘逢人便夸。湾头村是全国十大著名淘宝村之一,在山东省...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