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街头 非遗项目让游客能边走边看
“搓琴”传承人赵兴堂的女儿在演奏搓琴见习记者刘建宇摄点击查看原图商报潍坊消息(见习记者刘建宇)前日下午,记者跟随“多彩十艺·文化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的记者团来到潍坊青州。在青州旅游景点宋城,记者发现了一条特别的“非遗文化展演一条街”,游客在游街的同时,就能欣赏到沿街分布的纺线、民间小调、数来宝和吕剧、民歌、山东柳琴等非遗项目。据了解,这是当地保护非遗项目的新举措。“太阳一出闪金光,春风化雨百花香,万朵的红花香玉前,咱表一表青州的面貌换新颜。进了城里往北瞧,正北边有座万年桥,桥下就是南阳河,河水哗哗像唱歌。”前日晚,在青州宋城非遗文化展演一条街上,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在表演今年新增的非遗表演项目数来宝《夸青州》,欢快的竹板、充满乡土气息的唱词,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数来宝这个民间艺术形式,在青州已经很古老了,会表演的人越来越少,面临失传。”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百生说,“为了抢救这种地方艺术,我们就在非遗文化这条街上进行表演,想着把它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喜欢它。”
沿街没走几步,一位正在弹奏的白发老人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他手执高粱秆,一把琴置肩头,右手“执弓寻弦”,左手腕时而转动,时而高抬,“送弦迎弓”,圆柱式的造型引人注目。记者了解到,此琴是古老的“搓琴”,而弹琴之人便是全国搓琴技艺的唯一传承人赵兴堂。据考证,搓琴是古时“筑”的后代,是中国“筑”一直在民间遗存脉络的延续,是一种在中国古代乐器史上已经濒临消失的乐器。它的出现,使中国拉弦乐器的历史比西方早了1500年。搓琴琴身以桐木制成,琴弓用高粱秆顶端两节制成,细节剥皮并涂以松香,擦弦或击弦而发声,音色纯净,音质优美。目前,像赵兴堂老人一样在青州宋城表演的非遗传承人有80多人。
在青州当地,和数来宝、青州搓琴一样被“抢救”过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传统手工艺纺线、山东柳琴《夸非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8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上街头,天天为游客提供免费表演,并义务传授各种技艺,使市民在街边就能欣赏到撂棒槌、青州搓琴、满族八角鼓、青州石砌房营造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秋慧说,青州自古以来文化底蕴就非常深厚,当地非常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整理,不断推出非遗项目,并拉到宋城进行展演和传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把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下来。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每年新生军训结束后,新生的军训服基本不会再穿。为了让这些军训服得到充分利用,山东大学青年志愿...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