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东昌府:科技引导 助推民营经济稳步前进

东昌时讯 2012-07-05 03:03 大字

本报讯  近年来,我区通过招商引资、改组改制、结构调整、加快转型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预计今年1至6月份,全区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443.75亿元,同比增长12.8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09.12亿元,同比增长28.78%。

产业集群规模化。我区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制定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步形成了以轴承保持器、钢管、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建材为主导行业的产业链条。其中,轴承保持器、钢管、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力明显提高。目前,轴承保持器企业和加工户已达28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9家,从业人员20000余人,已被认定为聊城市市级产业集群、山东省特色产业镇、“中国轴承保持器第一镇”和“山东省轴承保持器制造基地”。钢管产业已被认定为市级产业集群。

企业发展品牌化。我区强力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支持广大中小企业参与“百千万”品牌创建工程,切实履行职责,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创建优质产品基地;支持特色产业、企业及产品,开展商标注册、著名商标推介和品牌上榜宣传推介活动;积极支持无品牌生产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创建自己的品牌。优化服务、加强协作,扎实为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品牌。通过加快品牌建设,打造了一批地方特色产业名品、名镇,实现了由产品名牌向区域性品牌的转变。中基精工机械配件厂的‘中基牌轴承保持器\’产品和万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和力牌新型刹车制动器\’产品获得“山东民营经济知名品牌”;鲁信粮食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久信”牌系列面粉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和市级“放心粮油”。

创业平台多元化。一是强力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创业基地,以此为民营企业飞速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通过加快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各类闲置场地、厂房,为创办小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地。挖掘各类园区孵化企业的潜能,降低门槛,为小企业孵化和入驻提供场所,完善配套服务。截至目前,省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有2个,即郑家镇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梁水镇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市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1个,即侯营镇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二是利用嘉明经济开发区和凤凰工业园两个园区,促进了同类中小企业的集聚,在统一的辖区内实现了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对外形象,增强竞争力。

企业产品创新化。我区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积极引导企业搞技改创新,依托现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同时,加大引导龙头企业增强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东泰农化、鑫科生物、金帝轴承、昌裕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建立自己的独立研发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立海冷藏公司不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更新与应用,购进杀菌罐、预冷机、冷冻机及国内先进的大型宰杀设备,实现了现代化的一条龙生产,提高了效率和效益;金帝轴承保持器公司获得首批省级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

(通讯员  张文鑫)

新闻推荐

举办“七巧科技”培训活动

...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